《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及網絡教學實施的研究》
《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及網絡教學實施的研究》
中期報告一、課題的提出
教學設計是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策劃后形成的活動方案,它決定著教學過程的方向,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話題。又由于教學設計是教學理論的具體體現和教學實施前的構想與策略,是理論與實踐的中介,因此,對它的研究既是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又能有力的推動著教學改革的發展。同時,它在推動教學理論的發展過程中,也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對于形成實踐——理論——實踐的良性循環能起到最佳中介與媒體的作用,教學設計的課堂功能與理論功能都顯得十分重要。
長期以來,赫爾巴特的教學過程階段論與凱洛夫的教學五環節論對我國的中學教育影響深遠。赫爾巴特把學生學習的內部心理過程“明了——聯合——概括——應用”視為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凱洛夫則將教師的施教程序“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小結——布置作業”來取代教學過程,并已成為教學設計的固定模式。受他們的影響,傳統的課堂千遍一律的采用了凱洛夫的模式,以至評優課、對新教師的考核課若是省了其中的一個環節便視為“缺乏教學常識”。有些改革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考慮到了內容、形式與學生心理協調的問題,但也只是蹈襲了赫爾巴特學習的四階段論。
設計教學的本質在于: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心智水平,引導學生認識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并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從而增長學生的經驗,發展學生的主體精神。而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是諸要素密切相聯、師生互動、使學生的主體經驗、主體精神螺旋上升的整體,它必須包含環境、手段、主題、目標、策略等因素在內,但按他們的教學程式設計教學不能反映以上兩方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關注的是學生的發展,把知識、能力、價值觀、審美情操等轉化為學生身心結構中內在的東西,這些都包含于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之中,當我們把新課程的教育本質歸納為主體性教育時,我們也就是在推崇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由此,教學設計中,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同時,網絡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極為迅速,寬帶網飛速普及到師生家庭,但目前真正將網絡用于學習和教育的還沒有形成。一方面是廣大家庭希望獲得更多更好的優質教育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不論教師還網絡條件這些有效的教育硬件資源存在大量閑置和浪費。所以,利用網絡,將教育從課堂內向課堂外,從校內向家庭延伸,滿足學生和教師的各種教學需求,實現教育資源高度共享,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和完善,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研究課題。我們相信,這種課外、校外開展的網絡教學的實踐和探索,又會反過來促進課內、校內的現代教育技術實施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開展以人為本的網絡教學實施研究也將更有意義。
教育不再是以知識為本,而是以時代的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研究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和探索網絡教學中的教育教學規律、方法、過程、評價是非常有意義的。
結合當前形勢與我校實際,選擇《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與網絡教學的實施》這一課題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現實意義,這一課題也是我校自主構建的具有特色與個性的課題,包含了教師進行教學的兩個環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也是如此,而教學設計的最大特征就是要使教學卓有成效,通俗地講,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媒體,這四部分如何體現在教學設計中。有了良好的開端,就成功了一半,還有一半則在課堂如何實施,我們開展網絡教學,目標就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知識、思維方法去探究、去發現,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本質。
二、課題的界定
1、以人為本的教學:教育不再是以知識為本,而是以時代的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的需求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育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必須提高教師的素養,關注教師的發展,以人為本的教學也必須以教師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為本。
2、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新課程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理論,構建設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具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設計。
3、以人為本的網絡教學:網絡教學指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網絡技術,包括網絡教室、校園局域網、英特網。使各種網絡技術與課程之外的興趣特長、技藝教學進行整合,廣泛開展以網絡環境為支撐的教學,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讓學生的學習充滿情趣,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學生品位。
4、以人為本的網絡教學實施研究:指組織和培訓網絡教學骨干教師隊伍;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庫,并實現高度共享;廣泛開展網絡教學的行動研究。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
(1)運用信息技術構建起增強學生渴望的教學。這里包括教師以主體方式重組教材和以主體性方式重構教學組織形式,以實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使教師的期待與學生的表現和發展達到一致。
(2)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設計適合自身求知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方式,開發學生智能。這是一種學生參與設計的教學方式,不僅要使學生更近的接觸現代信息技術,也更要使學生操作技術,甚至開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