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知識點歸納
1、第一個對空氣組成進行探究的化學家:拉瓦錫(第一個用天平進行定量分析)。2、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空氣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氣體
其它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物是固體
b、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c、現象:有大量白煙產生,廣口瓶內液面上升約1/5體積
d、結論:空氣是混合物; o2約占1/5,可支持燃燒;
n2約占4/5,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難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
②能否用鐵、鋁代替紅磷?不能 原因:鐵、鋁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能否用碳、硫代替紅磷?不能 原因: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2)空氣的污染及防治:對空氣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
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co、so2、no2、o3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3)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
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后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4)目前環境污染問題:
臭氧層破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溫室效應(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氣
(1)氧氣的化學性質:特有的性質: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2)氧氣與下列物質反應現象
物質
現象
碳
在空氣中保持紅熱,在氧氣中發出白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磷
產生大量白煙
硫
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鎂
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鋁
鐵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3o4)
石蠟
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鐵、鋁燃燒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鐵、鋁在空氣中不可燃燒。
(3)氧氣的制備:
工業制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 物理變化)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氣體制取與收集裝置的選擇 △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 收集裝置:根據物質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