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學重點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制取方法的學習。
教學難點
從實驗室制取氫氣的設計思路和方法出發,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
儀器藥品
儀器:注射器、錐形瓶、平底燒瓶、燒杯、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雙孔(單孔)帶直導管(彎導管)的導管、水槽、酒精燈、鐵架臺。
藥品:大理石、石灰石、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炭、堿式碳酸銅、氧化銅。
【新課導入】設計了圖聲并茂的“地球與空氣的對話”。適時發問:你們知道“溫室效應”是由什么氣體過多引起的? 哪些因素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呢?這節課就來探究一下。從而引出課題。
【問題討論】在實驗室制取氧氣時我們主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的?
【過渡語】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探究一下二氧化碳的制取。
看影視材料。
思考:由材料想到了什么?要做什么?匯報想法。
思考、回答。
二氧化碳過多引起溫室效應。
回憶、思考。
歸納后匯報、傾聽。
傾聽。
通過對話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使學生大腦神經很快進入亢奮的狀態,創設融洽的課堂氣氛。
引出課題、展示學習目標引起學生的期待和注意。
復習舊知識。
指導分析方法。
為新課作鋪墊。
引入新課。
確定探究的課題。
【知識再現】請大家思考,我們學習過哪些化學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并寫出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要求:學生自主、自由地到前面書寫化學方程式。
【提供材料】化學家發現常溫下含有碳酸根的物質與相應的酸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動畫講述以上事實),如: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鈣。
【問題】你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么?
【提供材料】指導學生看選擇化學反應原理的依據、反應物易找且價廉、反應條件易控制、有利于環保。
【各抒己見】其中哪一個化學反應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請大家先提出假設,再實驗驗證,最后小結結論。
指導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小結
為了便于控制、易于收集。
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問題討論】通過學習氧氣實驗室制取的實驗裝置,請大家思考實驗時選擇實驗裝置的依據是什么?
回憶、思考。
歸納后匯報。
傾聽。
學生主動展示、到黑板上板演化學方程式。
看影像和材料、思考。
分析、思考。
書寫化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
co2↑
識記、獲得解決問題的新的信息。
討論、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探究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
動手實驗探究。
歸納、小結結論。
思考、討論、回答。
1、 反應物的狀態。
2、 反應條件。
3、 生成物的物理性質(密度、溶解性)。
復習舊知識。
指導分析方法。
為解決新知做鋪墊。
讓學生學會主動評價他人的觀點。
設置情景。
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信息的獲得,尋找解決問題的依據,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