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九年級歷史上期末復習學案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次帝國主義戰爭。戰后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轉折點:凡爾登戰役
●1939年9月—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戰后形成雅爾塔體系
●20世紀末以來,阿以沖突、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后兩次未得到聯合國的授權)等成為威脅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認識:⑴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⑵戰爭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我們應該反對非正義的侵略性的戰爭,支持正義的戰爭;正義必勝⑶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和對戰爭應有的警惕,加強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
九年級歷史上冊復習 比較類
【課標要求】
1.講述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主要活動,說出《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2.講述俄國廢除農奴制法令的主要內容,認識農奴制改革的歷史作用。
3.簡述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探討明治維新在促進日本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所起的作用。
【要點歸納】
19世紀中期的資產階級改革(俄國、日本改革)比較
俄國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維新
性質 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時間 1861年 1868年
人物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背景 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幕府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外國侵略加劇了幕府統治危機
障礙 農奴制 幕府統治、外國侵略
目的 避免革命,維護統治階級利益 擺脫危機,富國強兵
主要內容 1.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2.農民在獲得自由時,可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文化: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軍事:實行征兵制,建立常備軍,建立警察制度。
影響 通過1861年改革,俄國廢除了農奴制,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是俄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俄國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促進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改革不徹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殘余;強大起來后,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19世紀中期,俄、美、日社會發展情況的比較
俄 國 美 國 日 本
面臨的問題 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黑人奴隸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幕府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主要的障礙 農奴制 黑人奴隸制 幕府統治、外國侵略
解決的途徑 1861年改革 南北戰爭 明治維新
造成的影響 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擺脫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共同點 為本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不同點 俄日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