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
50年代
1965年
1967年
1991年
1993年
煤鋼共同體
經濟共同體
原子能共同體
《布魯塞爾條約》
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
《歐洲聯盟條約》
歐洲聯盟正式建立
經濟聯合
經濟、政治聯合三、歐洲聯盟的影響(板書)提問::歐洲聯盟的建立對歐洲國家有何影響?對國際格局的演變又有何意義?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回答。教師強調:擴大了歐洲各國統一市場,促進了成員國相互交易和對外貿易的增長,增強了成員國之間的企業競爭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極大的促進了歐洲區域一體化進程,提高了歐洲各國的競爭力。歐洲聯盟的建立改變了國際關系格局。90年代初,美蘇兩極格局終結,歐洲聯盟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已經成為世界多極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極。 課后探究:歐洲聯合的進程以及影響,對于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趨勢有何啟示?(→要加強區域性合作)中國在這種發展趨勢中應該怎么做?請你給中國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課堂小結: 戰后西歐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是促進歐洲聯合的根本原因;歐洲聯合的進程經歷了兩個階段,即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歐洲聯合的范圍:經濟聯合→經濟政治一體化。歐洲聯合加速了歐洲經濟發展和歐洲經濟區域化進程,在國際政治格局中發揮越來越重要地位。 板書設計: 歐洲聯盟一、戰后初期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1、原因:技術基礎政策調整外援資金——“馬歇爾計劃”目的援助、抵擋、控制、2、時間:50年代初恢復 五六十年代發展迅速聯邦德國發展最快 3、啟示:科教興國等二、歐洲聯盟的建立 1、歷史條件:政治:加強合作,提高國際地位經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2、進 程:歐洲共同體(1967年)→ 歐洲聯盟(1993年)經濟的聯合 → 經濟政治的聯合三、歐洲聯盟的影響 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世界多極化格局中重要一極 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表格數據,進一步體會戰爭對西歐國家的破壞。 本課難點。要講清美國援助歐洲復興的目的,為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作鋪墊 對西歐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內、外因分析,使學生學會辨證的分析歷史事物的方法。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查找相關資料。課上進行合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