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中古歐洲社會》教案分析
解題思路:
西羅馬帝國亡于5世紀,東羅馬帝國亡于15世紀,兩者相差大約10xx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者歷來通過發動伊斯蘭教的“圣戰”實行軍事擴張,屬于政教 合一的軍事專政的封建制國家。
“動腦筋”:他們倆誰說得更有道理?
我國宋代的城市比西歐同時期的城市規模大得多,熱鬧得多,市民階層也龐大得多,所以更為先進。(北宋末,東京人口估計約有130~190萬,可算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城市了。它既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又是商業文化中心。《清明上河圖》真實地反映了東京商業街的面貌。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市民階層隊伍的擴大,出現了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西歐市民階級力量強大得多,而且從中產生了后來的資產階級,孕育了西歐的資產階級文化和資本主義萌芽。(從西歐市民階級中產生的資產階級力量比較強大,所孕育的資產階級文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更加迅猛,城市面貌的變化十分明顯。)
“活動與探究”:與中國相比,西歐的封建社會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西歐封建社會特征之一是神權凌駕一切,教會高高在上:特征之二是實行森嚴的等級制度,社會上流行著一句話:“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國封建社會則是君主集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總之,西歐封建社會實行的等級制度與中國古代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度相比,差異明顯;而且由于自然環境條件不同,雙方從封建時代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時的發展速度,也就必然產生差距。)
完成《世界歷史填充圖冊•九年級上》第7頁各題
根據《新學案》17-21頁,掌握本課[知識網絡],完成本課[自我測評]和[第二單元自測題]。
提醒學生預習第6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