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
[師演示]用吉他來演示,聲調和響度是聲音的兩個不同的特征。
用力撥粗弦──音調低,響度大。
輕輕撥細弦──音調高,響度小。
可見: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不一定高;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不一定大。
討論:(1)蚊子與黃牛的叫聲。(2)1234567(老師唱出音調)指的是音調還是響度?
[生做小游戲]前排指定一位同學不許回頭,后面的同學指到誰,誰說一句話。讓前排指定同學判斷是誰的聲音。
[師做]在桌子底下分別敲鼓和音叉,讓學生判斷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學生回答后,引出問題:我們是怎樣區分開不同的聲音的?這是由于音色不同。
三、音色(板書)
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板書)──這是聲音特征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為什么每一種物體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色都不同呢?
2.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決定的。(板書)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隨著年齡的不同,音色會發生改變。
[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調1的波形:聲音即使音調、響度都相同,波形長相也會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
小結本課:樂音的三個特性:音調──振動頻率;響度──振幅;音色──不同發聲體。(板書)
作業:
1.閱讀“科學世界”,把三類樂器的特點歸類。
2.“動手動腦學物理”。
3.利用身邊物品,制作一件簡單樂器,并說明發聲原理,以及如何調節音調、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