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集之同類題材的不同寫法
(l)寫作中應重視語言的選擇和運用。
(2)明確編寫提綱的重要性與規范性。
(七)布置作業。
第三課時
一、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用不同語言、結構及表達方式寫相同或相似的題材,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
從結構、內容、表達方式及語言等方面根據點評意見修改文章。重點是內容的新穎與語言的準確、生動。
二、教學過程:
復習上課時內容。
強調寫作要求。
學生寫作
【課后摘記】:針對“友誼“這個話題,學生較難寫出新意,因而要作為本次練筆的重點。
四 理想篇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理清文章的結構,分析排比段的結構及內容特點。
分三個層次復述三個排比段:抓論點論據概括性復述;扣原句的詳細復述;圍繞原文觀點,自己補充論據的創造性復述。
二、教學過程:
(一)導人教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們前進的方向與動力,為了理想人們不懈地努力。請你用優美的語句流暢地描述一下自己的理想以及為理想作了哪些努力。
理清《理想的階梯》一文的結構。
(l)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①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它是如何提出的?
②圍繞中心論點,文章從哪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③結尾是如何照應開頭的?
中心論點是: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階梯。它是針對青年在理想問題上的心理狀態和行動表現提出來的:一是“刻苦勤奮不足”;二是“不能抓緊一點一滴的時間”;三是“自以為條件差,崗位平凡,無用武之地,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
針對三種現象,分別從三個不同的方面舉例論證,分析闡述:一是“理想的階梯,屬于刻苦勤奮的人”;二是“理想的階梯,屬于珍惜時間的人”;三是“理想的階梯,屬于迎難而上的人”。
得出了“奮斗,是……杠桿,是……階梯”的結論,與全,文的中心論點呼應,具有首尾圓合、結構嚴謹的優點。
(三)分析結構特點。
本文采用的是“總一分一總”的結構。
(四)復述練習。
(l)概括復述。
1、要求:一個小組選定一個段落分析,圍繞分論點文章運用了哪幾個論據,怎樣聯系現實展開論 證。然后,用連貫簡明的語句復述出來。
2、學生自行準備,教師作巡回指導。
第4段,圍繞“理想的階梯,屬于刻苦勤奮的人”這一中心,舉了兩個偉人的事例,一位是社會科學的先驅馬克思,一位是自然科學的典范諾貝爾,并聯系當前“實現四化”的實際,勉勵“有志于為這一崇高理想而奮斗的青年”,“用刻苦勤奮的汗水澆開燦爛的理想之花”。
第5段,圍繞“理想的階梯,屬于珍惜時間的人”這一分論點,引用富蘭克林的“名言”和愛迪生、魯迅、巴爾扎克三人珍惜時間的事例從正面闡述,然后引用朱自清《匆匆》文中話,從反面闡明時間的飛逝“無情”而“可怕”。進而聯系現實,把“對時間的態度”提到世界觀的高度來評析。
第7段,圍繞“理想的階梯,屬于迎難而上的人”的論點,舉了伽利略、布魯諾及高爾基等人的事例,針對有的青年對“條件差”的“埋怨”進行論證。又舉華羅庚、開普勒、道爾頓、愛因斯坦為例,針對有的青年對“崗位平凡”的“埋怨”,闡明他們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獲得了非凡的成功。進而勉勵青年“不應 讓困難攫住自己的心靈,而要在奮斗中舒展自己的雙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