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集之同類題材的不同寫法
注意:在這一復述中,應強調的是抓住“分論點”!罢摀奔啊奥撓祵嶋H”三個要點,在語言的組織上要盡可能流暢。同時要重視對復述點評
(2)詳細復述。
根據文后練習的要求,復述當中三個排比段的任何一段,進一步體味觀點與材料的關系。要做到:
根據文章的思路和原意;
盡量運用原文的語句;
講清論證的內容,即材料與觀點的一致性。
復述形式:為擴大復述面,提高參與率,可先讓學生在4人小組中進行復述,然后再抽不同層面的學生在全班復述。
復述重點:在第一次復述的基礎上,這次復述應將重點放在論證過程的闡述上,引導學生運用嚴謹的思維,嚴密的邏輯來完成整個復述。同時,又力誡“背書式的復述,可以將論據再概括,引用原文的語句應重點為論證性的語句。
(3)創造復述。
要求:根據三個排比段的任何一段的觀點,另選兩個有關材料口頭闡述,使材料與觀點一致。
指導:①材料(論據)的選擇必須與觀點相一致;來源可以是課內的,從所學課文中去回憶與尋找,也可以從課外尋找。②材料的組織,仿照原文,圍繞論點,用銜接的語句將其用進去,并對論據進行分析論證,使其成為完整的一段話。
形式:由4人小組集體討論準備,原則上不允許寫成書面材正料,如果實在有困難的話,可以用列出關鍵詞語的形式稍作書面準備。在此基礎上每組派一人復述。
點評:
圍繞三點:①材料與觀點是否一致。②是否有較嚴密的論證。③語言的表述是否順暢。可以先讓學生點評,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
(五)小結。
重點訓練如何圍繞論點展開議論,它包括選用論據,分析論正據進行論證等。同時,語言的表述要準確、流暢。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朗誦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初步學會有準備地在會上發言。
感受理想的意義,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而奮斗。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人。
為實現理想,人們必須作不懈的努力,要有“刻苦勤奮”,“珍惜時間”,“迎難而上”的精神,那么,人們為之不懈追求的理想,究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值得為之付出嗎?讓我們來看看現代著名詩人流沙河所寫的一首哲理詩,題目就是《理想》
(二)作者簡介。
流沙河,現代詩人,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
分析《理想》一詩的哲理、意象。
聽課文錄音,思考:每一小節分別從什么角度來抒寫理 想的?
第1節,以“石”“火”“燈”“路”為喻,揭示了理想的特點和作用,在表達上則采用了“鏈式遞進”的造句方法。
第2節,抒寫了不同年代的不同理想,把人們的意愿辯證地概括在“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的詞語里,似在說理,又似在抒情,相得益彰。
第3節,用“珍珠”和“珍珠鏈”的比喻來點明理想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4節,既有正面的肯定,說理想是羅盤,是船舶,又有轉折,說明理想需要你不斷去追求。
第5節,抒說了理想對于人們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的重要意義。
第6節,把理想喻為“鬧鐘”“肥皂”的目的,在于“敲碎”“洗濯”,因而完成“一種獲得”,實現“一種犧牲”。
第7節,對理想的追求,更多是艱辛,而不是榮譽,指出了正確對待理想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