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 “在教師指導下的超前嘗試學習法”學案
分食酥餅 雖喜笑,心甚惡之
揭夢中殺人 愈惡之
密告曹丕 愈惡之
教植斬吏 大怒
為植作答教 有殺修之心
5、楊修因犯何罪被殺?若沒有這一事件,楊修是不是就不會被曹操所殺?
私解“雞肋”, 亂我軍心。不會
6、楊修死后,曹操進兵,兵敗,曹操受傷回營做了什么?為什么?
厚葬楊修,表示他有悔過之意,同時也可以收買人心。
五、質疑設疑
1、關于楊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歸之于楊修,有人說另有他因。你持何種觀點? (同學們分成四人學習小組,分別任主辯、 第一副辯、第二副辯、第三副辯。要求選擇自己的觀點,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并說明對方觀點是不能成的。)
正方:楊修恃才放曠,終于招致殺身之禍。
反方:曹操借違反軍紀之名處死楊修,以消除隱患。
2、在辯論的基礎上,總結人物性格特征。(然后教師明確答案并板書)
楊修:恃才放曠、狂妄輕率、好耍小聰明
曹操:虛偽殘詐、老謀深算、忌才多疑
六、課堂小結
明確楊修之死的原因有兩點:既是由于楊修恃才放曠,終于招致殺身之禍,也是由于曹操借違反軍紀之名處死楊修,以消除隱患,兩者缺一不可。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由于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應該說:前者是內因;后者是外因,兩者導致了楊修之死。
七、課堂延伸
楊修才華橫溢,因其才受曹操賞識,也因其才被曹操殺害。我們青少年從楊修之死中應該明白些什么?
現代青少年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養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獨尊,狂妄自大的壞習慣。今天,有心理學家總結,楊修的死因與他的心理有關,只是當時的人沒有從心理學角度去考慮罷了。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往往表現為:無法正確調整情緒,控制個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蕩不羈、孤傲自負…..在這里老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當今這個提倡合作、團隊精神的社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八、布置作業
1.整理筆記,掌握并積累重點提示的詞和句子。
2.以《從楊修之死所想到的》為題,寫一段話,談談你的認識。200字左右。
3.歷史上的曹操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結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