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中考語文作文輔導復習2
(6)鄰居趙大嬸是位下崗工人。下崗后,大嬸在家里也閑不住,做飯、炒菜、洗衣,把家里收拾得規規矩矩,全家人生活很愉快。
2.題目:中學生活瑣憶
題解:這是回憶中學生活的敘事散文題目,“瑣”指細小零碎的意思。所以,本文要求通過日常生活中幾件平凡而有意義的小事,記下自己走過的道路上留下的深深淺淺的腳印,展示自己在前進途中灑下的汗水和取得的成果,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之情,和讀者一起品嘗生活的酸甜苦辣,從而給人們一種生活的啟示。
選材:
第1組:(1)初一時老師多次找我談話,我改掉了貪玩的毛病;
(2)初二時我學習馬虎,后經老師批評,我開始認真了;
(3)初三時老師替我找薄弱環節,不斷為我補課,我終于順利畢業。
第2組:(1)記自己被評為三好生;
(2)記自己加入共青團;
(3)記自己考上了重點中學。
第3組:(1)一堂體育課上老師輔導我跳山羊,培養了我的勇氣和毅力;
(2)一次物理實驗,使我對電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暗暗確立自己的志愿;
(3)語文老師的言行舉止對我潛移默化,我懂得了人生道理,樹立起了自己的理想。
3、題目:說“問”
審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而“問”是解惑的重要途徑之一。要重點闡明“問”的意義作用,指明“問”的方法.讓人既明其理,又得其法。
選材:
(1)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華羅庚
(2)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3)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一起。 —東非諺語
(4)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
(5)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不過窮極究底地追問。 ——愛因斯坦
(6)西漢杰出史學家司馬遷為了撰寫《史記》,在去各地游歷的過程中,虛心向平民百姓求教,采訪史實。
(7)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為了寫一部完整的藥物書,他攀山越嶺,遍訪當地農醫和勞動人民,詳細詢問藥物的產地、形狀、顏色、氣味、效用,他把這些都詳細地記載下來,并寫出巨著《本草綱目》。
(8)高爾基只讀過三年小學,10歲開始作學徒、碼頭工人和輪船小工,可是他把社會當作大學,勤奮學習,鍥而不舍,24歲便成為大作家。
(9)孔子曾向郯子請教官職的名稱,向萇弘請教過音樂的事,向師襄學習過彈琴。
(10)被稱為我國“書圣”的王羲之學書法,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學中干,在紹興蘭亭“臨池學書”,因為每天洗筆硯,使得一池清水變成了墨池,最終練出了“入木三分”的筆力,學到了豐富多彩的書體。
(1、8、10不夠切題)
4、題目:好學與成才
審題:“好學”、“成才”是兩個相關的概念,著眼點在于揭示和闡述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好學”是“成才”的關鍵,“成才”必須“好學”,寫作時可緊緊圍繞“好學”展開思路,逐層論述,先闡明成才的必要條件是持之以恒的好學精神和態度,然后列舉有代表性的事例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述,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