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中考語文作文輔導復習2
(三)要生動新穎。所謂“新”,就是題材能深刻反映主題,但不平庸,不落俗套!拔恼虑屑呻S人后”,選材更是如此。同樣一個主題,如果選取別人沒有用過的材料來表現,就會使文章顯出新意;或變換一下角度,變換一下思維方式,選用那些別人用過但還能挖掘出新意的材料,寫出的文章也能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我的老師》這樣的題目,大家簡直寫膩了。動筆無非是“深更半夜,兩鬢斑白的老師還在伏案工作”,或者“大雨滂沱的天氣,老師踏著泥濘小道作家訪,給學生補課”,或者“我在學校病了,老師立即把我送到醫院,像媽媽一樣照顧我”,等等,這些題材,雖然能表現老師的崇高偉大,可愛可敬,但張三李四反來復去都這么寫,讀起來就讓人感到平淡乏味,甚至還會沾上點“虛假”之嫌,這樣的文章是很難獲得佳績的。
但有個同學卻巧妙地變換角度,把這個舊題寫出了新意。他通過老師的眼睛,來表現主題——一老師總是瞧著我,我有什么不妥嗎?反復檢查,都不是。心里想:要么老師冤枉人,要么他眼睛出了毛病.要么老師神經不正常……下課了,老師又喊我到辦公室去,這更使我想:真是.無端地“盯”我一節課不說,還要找我的麻煩嗎?一進門,老師就說:“我上課看你臉色不好,準是病了,你要抓緊去看醫生………”“哎呀,是呀!我昨天感冒發燒,今天渾身沒勁,自己沒在意,想不到老師連這點也看出來了……”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選材時變換角度,抓住眼睛—一心靈的窗戶,來表現老師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既教書又育人的可貴品質。文章表現的盡管是一個老生常談的主題,但由于選材的與眾不同,其內容并不使人感到陳腐平庸。
一般說來,新鮮的事物總易于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好感,所以,我們在為文章立意選材時要努力求新。但是,求新決不能盲目,必須以“緊扣主題”“真實典型”為前提。
(四)要避免雷同。有些記敘文表現中心時不止用一個材料,那么這些材料應從不同側面表現中心,這樣,中心會更突出,人物形象會更豐滿。因此,選材時要根據主題的需要,毫不吝惜地刪去那些雷同的材料。如魏巍寫《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從自己搜集到的二十多個素材中篩選出三件事寫進作品中,這三件事從不同的側面共同表現了“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這一中心。第一件事——松骨峰戰斗,刻畫一個英雄群體,表現戰士們的英勇頑強和對敵人的刻骨仇恨;第二件事——馬玉祥在濃煙大火中拼死救出朝鮮兒童,寫一個英雄形象,表現志愿軍戰士對朝鮮人民最真摯的愛;第三件事——防空洞里苦樂談,展示戰士們的美好心靈,這是他們英雄行為的思想基礎。讀完這三個事例,我們會深深地感到我們的戰士是多么的可愛——“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他們是歷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戰士,第一流的人!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偉大人民的優秀之花!是我們值得驕傲的祖國之花!”如果三個材料屬同一類型,即使扣題、典型,也難以把人物的形象塑造的那樣豐滿完美,難以收到上述效果。
初中學生應該掌握下面幾種主要的素材取舍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