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復習知識梳理
2.作者所表達的“吾至愛汝”和“忍舍汝而死”矛盾嗎?
【明確】文章中表現了林覺民的復雜的思想感情,“吾至愛汝”和“忍舍汝而死”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能夠為億萬民眾能過上幸福生活而欣然就死的人往往正是最熱愛生活的人。林覺民為了推翻黑暗的滿清統治,為了中國人民的自由幸福,拋愛妻,舍幼子,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在遺書中,作者為了安慰妻子,為了使妻子對他舍生取義能夠理解,反反復復地傾訴他對妻子真切的愛,說明正是非常愛妻子,并由此推及愛天下的人,所以忍心舍生赴義的道理,使妻子明白個人幸福與全民幸福的關系以及個人“親情”要服從革命需要的道理,表現了革命烈士為了使全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的崇高獻身精神。
3.寫作特點分析
(1)語言樸實無華,情真意切。本文語句沒有華麗的詞藻,卻處處流露出對妻子的深情厚意。
(2)記敘和議論相結合。本文既有回憶夫妻恩愛的敘述,也有曉之革命道理的論證,二者密切結合,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四、課內閱讀
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1.聯系選文,解釋下列詞語。
(1)誠: (2)第: (3)肖:
2.“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
3.“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中的“此”指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4.作者對孩子的安排,表達了他的什么希望?
5.從上文看,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參考答案】
1.(1)誠:確實,實在,的確 (2)第:但,但是,表轉折。 (3)肖:像,似。
2.排比 作用:作者一一列舉了當時黑暗社會“可以死”的情況,為下文的慷慨赴死作鋪墊。
3.“此”指“我”不能忍心不救民于水火。
4.表達了他希望妻子教育孩子繼承自己的遺志,投身革命的愿望。
5.林覺民是一個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又非常重感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