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復習知識梳理
3. 從刻畫楊震這個人物來說,文章第一句屬于___描寫,作用是突出楊震的_____。
4. 王密“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課文并未交待他這樣做的原因,你想他會無緣無故給楊震送禮嗎?為什么?
5. 翻譯下列句子:
(1)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 譯:_______________。
(2)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譯: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征召 推舉 晉升或調動官職 調動官職
2.“無知”古義“沒有知道(的人)”;今義:愚昧,沒有文化。
3.側面 賢明
4.不會。 王密這么做不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尤其是錢財),就是為了升官。
5.(1)他的老朋友中年長的人有的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
(2)用這個來饋贈給他們,不也是很優厚的嗎!
課外拓展
《歧路亡羊》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豎:童仆)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痹唬骸稗赏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選自《列子•說符》)
1.解釋下面紅色的“之”字。
(1)楊子之鄰人亡羊 之:
(2)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之:
2.補出省略成分。
既反,( )問:“獲羊乎?”( )曰:“亡之矣。”
3.翻譯。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分)
【參考答案】
1.①結構助詞,的 ②代詞,羊
2.楊子 鄰人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條路上去了,所以就回來了。
4.事物(事理)是復雜多變的,只有明確方向,才能找到正確的道路(才不致于誤人歧途);颍鹤鍪虏粚R唬蜁粺o所獲。
22.與朱元思書
本文選自《藝文類聚》卷七。
關于作者:
吳均,南朝梁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好學有俊才。他通史學,私自撰寫《齊春秋》,披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不少丑聞。他因此受到了武帝免其職焚其稿的迫害。后奉詔撰寫《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齊代,未成身死。善詩文。其詩清新,且多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長,文科清拔有古氣,時人或仿效之,稱為"吳均體"。
學習本文,首先朗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并結合課文的全部注釋,找出生字、生詞,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釋。理清文章結構。
文章分三段。
第1段,總寫富春江從富陽至桐廬間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第2段分寫"異水",以水"清"和流"急"的特點突出其"異"。
第3段分寫"奇山",以群峰對峙,爭高直指和水聲鳥聲蟬聲猿聲突出其"奇"。
思考:
1. 讀了此文,你認為這篇文章從應用范圍及標題形式看,它屬于什么文體?從文章內容上看,又屬于什么文體?從語言特點看,是什么文體?
從應用范圍及標題形式看,它屬于書信。
從文章的內容看,它屬于游記(散文)。
從語言特點上看,它屬于駢文。
2. 文章第1、2段中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天共長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