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1
【教學設想】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蘊涵著深刻的整理,耐人尋味。因此要把教“文”與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學業、愛情、藝術等方面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理解、積累和掌握豐富的詞句外,還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本單元的課文分為演講和書信兩種文體,《敬業與樂業》、《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是演講辭,教學中要注重演講,在演講的過程中,體會演講的語言特色及包含的深刻含義!陡道准視鴥蓜t》、《致女兒的信》是書信,教學中可注重默讀訓練,在獨立思考中體會書信的語言特色,和感受邏輯性強,語言更加精練準確的特點。一個單元結束之際,可以通過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增強口語和書面語兩種語體的表達能力,如學寫演講辭,開展演講比賽或辯論,寫信等活動。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品味、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結合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體驗領會作者的觀點。
3、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
4、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辨析書面語和口語的差異。
【教學重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
【教學設想】
這是一片演講詞,學生初次接觸,通過教學時學生理解體會演講和演講時的口語特點。從學生的課前演講中發現,學生演講時的思路放不開,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從分要點方面入手,圍繞中心拓開思路,多側面地進行論述,以便透徹嚴密的論證自己的觀點。說理的文章對語言的邏輯性有更高的要求,引導學生仔細的品味體會。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體驗導入
1、問:你什么時間最快樂?(學生談自己的體會)
2、雷鋒日記中有一句話“對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熱”,你從這句話中想到了什么?
3、牛頓在實驗室中作實驗時忘了吃飯,居里夫婦在艱苦的環境中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于發現了“鐳”,……這些科學家們為什么能這樣?
教師小結:他們不僅有偉大的理想,更有一種執著的敬業精神,他們以勞動為快樂,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為人類創造財富為快樂,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可貴的敬業精神。
二、作者及其文體簡介:
1、作者簡介:
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號飲冰室主人。清光緒舉人。和他的老師康有為一起,倡導維新變法,并稱“康梁”。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2、文體簡介: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同時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②思維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劃出生字難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新課講授:
1、復習提問:議論文的三要素及其議論文的結構。
明確: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