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兩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學案
a. 國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應
b.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c.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國恒亡 則有去國懷鄉
7、本文作者認為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課文詞語回答)
8、開篇列舉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試具體比較分析。
9、孟子在選文第①段中以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告訴人們: 。請寫出與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強調了“逆境能成才;現在有人認為“順境也能成才”。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舉例談談。
一、
1、軻 戰國 儒家
2、孟子及其弟子 《大學》、《論語》、《中庸》
二、解釋一詞多義:
道:道路 仁政 道義
固:鞏固 固執,頑固
池:池塘 護城河
國:國防 國都
三、解釋加點詞:
1、圍攻 表轉折 2、發語詞 3、這 4、泛指武器裝備5、委:放棄;去:離開
6、限制 憑借7、震懾 8、少 “畔”同“叛”,意義:背叛。
四、翻譯下面句子:
1、所以說,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