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則》
四、講解《私心》
1、 第五倫簡介: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他的祖先是戰(zhàn)國時齊國的田氏。田氏在西漢初遷徙至皇帝陵園的很多,所以以遷徙的次序作為姓氏。
2、 課文注釋:第五倫一心奉公,盡守節(jié)操,上書論說政事從不阿附違心。他的兒子們經(jīng)常勸他不要這樣,他就予以訓(xùn)斥并趕走他們,吏員們的上奏及對國家有利的上奏之事,也一并封好上報,第五倫就是這樣公正無私。他天性質(zhì)樸誠實,沒有文采雕飾,任職以貞潔清白著稱,當(dāng)時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貢禹。然而他對人對事不太寬容,缺少威嚴(yán)儀表,也因為這樣而受人輕視。有人問第五倫說:“您有私心嗎?”回答道:“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馬,我雖未接受,每次三公選拔舉薦官員時,我心里都無法忘記此事,但始終沒有任用此人。我哥哥的兒子常常生病,我一夜前去看望十次,回來后就安然入睡;我的兒子生病,雖然沒去看望,卻整夜難眠。像這樣,怎么可以說沒有私心呢?”
3、 結(jié)構(gòu)分析:全文分成兩層,一、(自“倫奉公盡節(jié)……亦以此見輕”)寫第五倫一心奉公,清潔廉明。 二、(自“或問倫曰……豈可以謂無私乎?”)寫第五倫向別人解釋“私心”。
4、 主題分析:通過第五倫一心奉公,盡守節(jié)操,公正無私,來贊揚其高尚的無私的品質(zhì),進而以其私心反襯第五倫的情操。
5、 寫法分析:語言簡潔,樸素?zé)o華。以人物對白來表現(xiàn)性格。第五倫的“私心”是人天生具有的,屬人之常情,人皆有之。
五、拓展遷移
附:《后漢書》之傳世名篇
樂羊子妻【題解】《樂羊子妻》出自《后漢書•列女傳》。《列女傳》為范曄新創(chuàng)體例,主要記載歷史上杰出女子的生平事跡。本文主要頌揚樂羊子妻品行高潔、具有毅力和遠見的事跡。
【原文】 河南樂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于野,而遠尋師學(xué)。
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于機杼。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xué),當(dāng)‘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fù)還終業(yè)。
附:楊震故事 《毀屋留名》
官至京都司徒的楊震從蒲州巡視完畢,順路渡過黃河,準(zhǔn)備到故土楊家村看看。為了避免州縣官吏的前呼后擁、設(shè)宴接風(fēng),他不穿官服,不帶隨從,一個人風(fēng)塵仆仆地來到湖縣境內(nèi)。已是正午時分,路邊的田地里空蕩蕩的,不見一個人影。前邊不遠處,一位老人趕著一頭老黃牛,慢悠悠地朝這邊走來。楊震頓感親切,急步上前深揖一禮:“這位老哥請留步,請問楊家村距此還有多遠?”老人仔細(xì)打量他一番,驚喜地握住他的手說:“這不是大名鼎鼎的‘關(guān)西夫子楊伯起’嗎?”楊震也欣喜地叫道:“你是村東頭的楊貴楊老漢嘛。多年不見,您老還是那么精神!”誰知他這么一說,楊老漢反而抽回了自己的手,自嘲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瞧我這記性,都忘了您已經(jīng)在京城作了大官了,再也不是當(dāng)年的楊伯起嘍。”楊震心頭一顫,不解地問道:“老哥,此話怎講?”老漢脖子一梗,說“你裝什么糊涂,你們家前不久才蓋了一所大宅子,足有十幾畝地,上百間房,氣派著呢。”楊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話當(dāng)真?”楊老漢拍拍胸口:“我還會騙你不成?你若不信,我可以和你一同前往,咱們眼見為實。” 楊老漢領(lǐng)著楊震來到村中他們家的舊址前,楊震呆住了。他們原來的那兩間破房子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雕梁畫棟,氣勢非凡的大宅院。楊震惱怒地把門拍得震天響,應(yīng)聲出來一位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楊震劈手揪住他的衣襟,問道:“我乃楊震,這是怎么回事?”管家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大人息怒,小人只知道這宅子是大人的幾位朋友出資蓋的,說是給您子孫后代留下的一份基業(yè)。”楊震從懷中掏出玉環(huán),嘆道:“想我楊震一生清白,有如此環(huán)。此環(huán)留與子孫足矣,豈容這宅院污我清白!”說完抓起墻角的鐵錘,發(fā)瘋似得朝墻上砸去。 在楊震的堅持下,幾天之后,這座宅院化為烏有。而楊震清正廉潔的名聲卻在鄉(xiāng)親們中間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