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備考:古文閱讀
第一部分 高考指導
“篩選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閱讀中的一個重要考點,也是難點,它考查學生在理解基礎上的分析能力,近年來在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中每年都出現。這種篩選有時要求指明信息的具體內容,有時要求答出某個論點的根據、某個事件發生的原因、某種發展導致的結果等信息要素。
第一指導:
篩選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常涉及以下方面:
(1)表現人物行為舉止的信息:
(2)體現人物主張的信息;
(3)表現人物情感的信息;
(4)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
(5)展現人物性格的信息;
(6)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
(7)表現人物才智的信息;
(8)有關選文的綜合信息等
第二指導:
命題人命題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六種:
一、對象錯位
二、方法錯位
三、概念錯位
四、主旨錯位
五、事件錯位
六、關系錯位
第三指導:
篩選文中信息的解題策略
1.注意陳述主體是否一致。在文言文信息篩選題中,經常存在某些被選文句的陳述主體與題干不一致的情況,而這些文句大多數恰恰是應被排除的選項。因此,在篩選信息時,一定要看所選文句的陳述主體是否與題干一致。
2.注意主體關涉的對象是否一致。題干要求篩選的信息與所選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僅表現在陳述對象的一致性上,也表現在兩處關涉對象的一致性上。
3.明確信息的意義指向。對主體和對象的確認,是為準確篩選信息打下的兩個漂亮的外圍殲滅戰,要最終選出正確答案,還要理解表達信息的概念內涵,明確所要篩選的信息的意義指向。
4.梳理文意句意。對所選文句所在文段大意的準確把握,對所選文句與相鄰文句間語意關系的正確理解,可以幫助我們排除錯誤選項的干擾。
5.辨明行為、品質與功績、影響等。有些題干要求篩選的信息與所選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處,但題干要求選出的是行為、品質,而文句反映的卻是結果,遇到這種情況要認真辨析。
閱讀史傳類文字,在篩選信息的時候,應理清以下四點:
1.人物。要明白其所記誰人,哪一個朝代,還涉及多少人。
2.職官。史書中的人物,多是官員,要明白其所任何職,朝中官還是地方官,幾度升黜。
3.事件。傳記文章,肯定是記載傳中人的若干事跡,或孝義,或勤學,或清廉,或愛民,或抗上等,邊看邊要弄清楚,文中寫了什么事,寫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選的傳記文,傳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篩選”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們表現出來的良好品格。因此,閱讀時應特別注意這些方面。
第二部分 例題指導
一、對象錯位
近年來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的選文多為人物傳記類文段,這類選文往往涉及到多個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題人在設計干擾項時,就時常采取“張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題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從而造成了表現對象的錯位。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表現郭生虛心和驕傲態度的一組是(3分)
a ①又積窗課二十余篇,待質名流
②自以屢拔前茅,心氣頗高
b.①又復視浣卷,類冗雜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