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備考:古文閱讀
c.叔孫通幫助朝廷建立了一套莊重威嚴的禮儀
d.魯地儒生皆固守氣節,堅決不與叔孫通合作
【答案】d
【考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解析】據第二段可知,是高帝“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后,群臣才沒有了尊卑禮法。
【思路分析】考生對于需要讀懂幾個句子或是一段乃至全篇才能回答的這類概括題,比較犯難。其實,只要牢牢把握一點,就是找到信息源,進行比較、歸納、概括,也就迎刃而解了。
(XX年北京卷)
11.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短句。(5分)
天 之 道 其 猶 張 弓 與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舉 之 有 馀 者 損 之 不 足 者 補之 天 之 道 損 有 馀 而 補 不 足 人 之 道 則 不 然 損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處。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11.(5分)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補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考點】考查文言文的斷句
【思路分析】文言文的斷句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與翻譯相關的題型,其難度低于翻譯,但讀不懂文句,斷句也是很困難的。考生可在讀懂大意的基礎上,據標志詞進行輔助斷句。如據實詞“補不足”、“人”、“損”,據虛詞“之”、“是以”等可輔助判斷。
(XX年天津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
桓公自莒反于齊,使鮑叔牙為宰,鮑叔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凍饑,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寬惠愛民,臣不如也;治國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結于諸侯,臣不如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執枹,立于軍門,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痹唬骸肮芤奈嵊H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鮑叔曰:“彼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其為君亦猶是也!惫唬骸叭粍t為之奈何?”鮑叔曰:“君使人請之魯!惫唬骸笆┎,魯之謀臣也。彼知吾將用之,必不吾予也!滨U叔曰:“君詔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愿請之以戮群臣。’ 魯君必諾。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將致魯之政。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將反于齊,必殺之。”公曰:“然則夷吾受乎?”鮑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無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猶如是乎?”對曰:“非為君也,為先君與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廟,則亟請之。不然,無及也。”
公乃使鮑叔行成。曰:“公子糾,親也,請君討之!濒斎藶闅⒐蛹m。又曰:“管仲,讎[同“仇”]也,請受而甘心焉。”魯君許諾。施伯謂魯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將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在狄則狄得意于天下,今齊求而得之,則必長為魯國憂。君何不殺而授之其尸?”魯君曰:“諾!睂⒐苤。鮑叔進曰:“殺之齊,是戮齊也;殺之魯,是戮魯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國,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與寡君之賊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謂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魯君乃不殺,遂生東縛而柙 [xiá,木籠]以予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