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備考:古文閱讀
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時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得官。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
[注] ①屋:古代帽子頂部高起的部分。②方山冠:漢代祭祀宗廟時樂舞者所戴的一種帽子。唐宋時,隱者常喜戴之。
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閭里之俠皆宗之:推崇
b.余既聳然異之:驚奇的樣子
c.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遺留下來的樣式
d.欲以此馳騁當世:縱馬奔跑
2、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②言有窮而情不可終
b.①欲以此馳騁當世 ②無辭以白其大人
c.①晚乃遁于光、黃間 ②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d.①呼余宿其家 ②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3、下列各項對文章分析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方山子年少時具有豪俠之氣,終因馳騁當世之志未酬,晚年隱居山野,自得其樂。
b.作者有意識地對比方山子少壯時和晚年兩個不同時期的行為表現來豐富其形象。
c.方山子對蘇軾被貶的遭際不以為怪,其妻子奴婢也以蘇軾能來家中做客感到得意。
d.作者寫方山子棄榮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貧賤,未嘗不是自悲不遇,這也可以說是作者在黃州的心態的一種折射。
4、用“/”給以下句子斷句。(3分)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
5、翻譯此文中劃線句子(10分)
(1)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3分)
譯文:
(2)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3分)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