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備考:古文閱讀
b、由是益與時不合 雖與府吏要
c、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d、天子方思盡其才,而且病矣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石曼卿年少時放蕩不拘,讀書不研究章節句讀,常大飲而醉,與時不合,但他志向高遠,視世俗的小功名為糞土。
b、石曼卿是個很有遠見,且敢于進諫的人,他在國家太平時期仍留心邊事,主張練兵于平時,防患于未然。
c、作者在刻畫石曼卿的性格特征后,再回頭敘寫石曼卿一生的重要事跡。石曼卿能文能武,且生逢其時,深得重用,可惜只活了四十八歲。
d、石曼卿儀表英俊,性格豪爽,一生做事追求大節,不悖于理。他寫的文章遒勁剛健,正像他的為人。
4、翻譯文中劃線句子(10分,其中(1)4分,(2)六分)
(1) 而人之從其游者,皆知愛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2) 其后太后崩,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
__
5、斷句:3分
通判乾寧軍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
【參考答案】
1、b.(稱:適合,符合)
2、d.(a.“以”都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和”“跟”,這里可譯為“率領”“帶領”; b.都是介詞,“跟”;c.“若”都是連詞,表假設,譯為“假如”; d.前一個“而”表轉折,后一個“而”表遞進)
3、c.(“生逢其時,深得重用”錯)
4、(1)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愛慕曼卿卓異超群的氣度,卻不懂得他的才華可以為世所用。
(2)后來太后去世,范諷因進言被皇上寵愛,那些曾經為太后還政天子一事進過言的人,也因范諷的推薦而很快得了高官,范諷要推薦曼卿,曼卿堅決推辭不就
5、通判乾寧軍,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
參考譯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領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領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歸北宋。北宋皇帝為嘉獎他們來投,準備讓他們享受國家的俸祿,沒有實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來。曼卿的父親,名叫補之,官至太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