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備考:古文閱讀
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貪鄙”的惡果的一組是
①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 ②一朝彰露,祿秩削奪
③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 ④愚者多財生其過
⑤使子孫每懷愧恥耶 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b
【解題指導】考查篩選文中信息要點和對文意把握的能力。③述蜀國滅亡,是“秦師隨而伐之”造成。文中與題干中的“貪鄙”主要是針對人而言。④說明財物多給愚者造成的影響,并沒有說是貪鄙帶來的。⑥是說禍和福都是因為個人的所作所為而召來的,沒回答“貪鄙”
【備考意見】解決信息篩選題要認真讀懂原文,理解所選的用來作判斷的句子的含義,掃清文字障礙,捕捉到重要信息,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其次是讀懂題干,弄清標準(例如題干中“全都”、“貪鄙的惡果”等信息要點),標準愈明,答案才愈有可能選準。第三,依據標準,找到每句話所在的原文,結合上下文先理解語句意思,再與題干要求對照,逐一檢查,再作出選擇。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以明珠彈雀為喻,說明人不能“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貪圖身外之物,而招來殺身之禍。
b、文章用“公儀休不受人魚”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說明不可“規小得而大失”。
c、為主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僅能使百姓安寧,自身常獲歡樂,還能使子孫后代感到榮耀。
d、文章最后以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祿”的官員們做到“履忠正,蹈公清”,這樣才能避免災害、長保富貴。
【答案】d
【解題指導】綜合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d項“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有錯,應該都是“貪餌故”而被人們捕獲,此屬混淆文意。
【備考意見】此題設置錯誤的地方往往極不起眼,所以要求作答時一定要心細。在通讀原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將備選答案中的相關內容,逐條與原文相關部分進行仔細比較,看被選項的表述是否與原文一致,凡是對原文內容故意夸大、縮小、曲解、混淆的選項,都是命題者設置的陷阱,應該特別小心。由于題干常常設計為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這正確的三項,運用比較法、排除法,選出錯誤的一項應該是有把握的。此類題的錯誤常常是無中生有或故意曲解。同時,此題對初讀本文時幫助很大。
11、用斜線(/)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并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用斜線(/)斷句 :
若 徇 私 貪 濁 非 止 壞 公 法 損 百 姓 縱 事 未 發 聞 中 心 豈 不 常 懼
【答案】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聞/中心豈不常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