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九下13
七、布置作業:背誦第2段。
八、板書設計:
衣食所安:民弗從也
(詳)一、戰前——請見 犧牲玉帛:神弗福也
曹 小大之獄:取信于民
劌
論 戰于長勺:反攻陣地
戰 (略)二、戰中——參戰 齊人三鼓:反攻時機
(詳)三、戰后——論戰 轍亂旗靡:追擊時機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
2、學習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和選擇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3、認識“取信于民”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懂得文中實詞“師、鄙、盈、靡”等意思,虛詞“之、以”等用法。
三、教學難點:了解一些句式的用法;解釋“犧牲”“獄”“間”等古今異義的詞。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說話練習。
(二)導入新課:請同學講述其它以少勝多的戰例的過程。
(三)理解、思考:
1、根據記敘文的六要素用現代漢語復述課文。
魯莊公十年春,齊國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人曹劌見國難當頭,挺身而出,建議魯莊公要取信于民。魯莊公聽取了他的建議,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劌的協助下選擇了利于打仗的地點長勺,有利于攻擊的時機——彼竭我盈之時,有利于追擊齊軍開始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結果魯軍大獲全勝,魯莊公問曹劌其中的奧妙,曹劌雄辯地論述了魯勝齊敗的原因。
2、理清事件的發展線索:
一條是事件發展的線索(迎戰──備戰──交戰──評戰);
一條是人物(曹劌)活動的線索(請見──請問──參戰──釋疑)。
3、本文以人物的對話形式運用對比寫法記下了歷史上著名的戰爭長勺之戰。
4、弱小的魯國戰勝強大的齊國靠的是曹劌的正確的軍事理論:政治上取信于民,戰略戰術上后發制人。
5、內容梳理:見“板書設計”
6、曹劌的性格特征:
曹劌的活動 曹劌的性格
曹劌請見 愛國熱情(有德)
論何以戰 政治遠見(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