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4
三、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1.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這句話是本文的核心句,是駁斥“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這個被反駁論點的關鍵句。從邏輯上說,它揭示對方犯了以偏賅全的錯誤,因為根據雙方都肯定的事實,作者承認有些中國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據對方用意,作者指出對方用一個全稱命題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是荒謬的。從情感上說,這句話是對對方謬論的怒斥。
2.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這句話中的“狀元宰相的文章”指的是“達官貴人的言論”,“地底下”指的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斗爭”。這句話的含意非常豐富。第一層意思是,分析立論的依據主要不應當是別人的言論,而應當是事實。第二層意思是,分析立論的依據不應當是達官貴人的言論及其所認定的事實,而應當依據人民群眾生活斗爭的事實以及他們的呼聲。這個句子論述的是方法論的問題,論述的是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既批判了對方觀察、分析事物的舍大求小、舍本求末,也指出了觀察、分析事物的正確方法應當是看事實、看主流、看本質。第三層意思是就自信力的有無這個問題而言,同樣需要以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斗爭為依據。而這一點,正好是作者反駁對方論點的方法依據,是作者自己的理論依據。
四、閱讀附文,結合實際討論:在改革開放日漸深入、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我們應如何保持并增強民族自信力?
附文:
wto門前的企盼與憂慮
汽車降價、家電降價、電信壟斷被打破、價格同盟夭折……種種跡象都在暗示:隨著wto與我們距離的拉近,一些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應對了。
“‘狼來了’并不可怕,無非是增加了競爭的激烈程度而已,經過這樣的磨礪,企業不僅不會死掉,反而會使實力更強。”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周世儉研究員這樣認為。國內的家電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當洋品牌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誰知道有長虹、康佳品牌?但經過這么多年的充分競爭,這些國內家電廠家已經躋身為國際知名品牌,具備了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企業沒有走入“狼來了”的迷茫,卻陷入“盲目打出去”的誤區中。無疑,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產品推向全球市場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國外市場的門檻降低了,許多企業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產品可以順暢地進入國際市場了。但應該看到“入世”是雙向的,中國企業在盯著國外市場,國外產品也同樣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大家必須用好世貿組織這根杠桿,才能取勝。世貿組織只是為各參與國提供一種游戲規則,如果發生貿易沖突,大家便都照此規矩辦。再則,從市場的角度看,產品能否打出去,還取決于多種因素,諸如市場需求、產品質量、營銷策略等等。假如你的產品本身沒有市場需求,商品性能價格比與同類產品比較又無任何優勢可言,那么,無論是在國內國外市場,你都難以生存,更別提戰勝對手了。
“對于企業來說,‘世貿’不是開啟財富之門的萬能鑰匙,它甚至不是保護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說。能否在“入世”后捕捉到更多商機,就看你是否善于利用“世貿”規則了。中國即將“入世”,國內市場國際化已成大勢。從企業角度看,要分析對產業帶來的損害和對本企業的沖擊,同時要下大力氣發現機遇,重要的是利用這些機遇克服面臨的困難。目前國內企業的一個弱項,就是國際化競爭能力。加入wto就像一柄雙刃劍,利用得不好,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危害,使得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翻不過身來;反過來,利用得好,會促進我們的經濟迅速發展。在今天的競爭中,能在規則范圍內取勝至關重要,在學會接受規則之后,還需要多想想怎么創新,中國加入wto在即,中國企業只要看清路,未必沒有勝算。否則,即使你老謀深算地陪國外企業在自以為熟悉的中國市場里玩兒,也未必能因此活得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