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全冊學案及答案1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發揚相互關愛、熱情奉獻的精神,以下能體現這一精神的語句有( )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③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④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歌德的這句話是說( )
a.愛是自私的
b.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是那些最富有責任心的人的共有的情感
c.愛是一種責任
d.選擇只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二、簡答:什么是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三、辨析:“做事就會出錯,不做事就不會出錯,所以多做事不如少做事,少做事不如不做事。”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
四、請你來幫忙:
小峰競選班干部成功了,放學后他既高興又不安。作為好友,你幫助小峰分析一下,他可能付出什么代價?他可能得到什么回報?下一步他該怎么辦?
能力拓展:
“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唐山十三農民兄弟的頒獎詞。
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河北唐山人,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XX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沒有上級號召,也沒有組織要求,河北唐山13個農民除夕那天租了輛中巴車出發,頂風冒雪來到那里參與救災。 這13個來自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二組的農民,自己準備了工具,初二上午趕到郴州電力搶險指揮部,成了湖南電力安裝工程公司一支編外“搬運隊”,每天起早貪黑、踏雪履冰為搶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電桿。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這13位農民兄弟離郴返鄉,許多郴州市民在得知這一消息后,自發趕來為他們送行。他們還被郴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幾經輾轉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為最早進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鐵錘砸、鋼釬撬、徒手刨,不斷尋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們就到哪里。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
請你根據這則材料,結合本課知識,提出三個問題。
【質疑反思】
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第1課時 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
【目標要求】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關愛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和道德情操;樹立責任意識;體驗團結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樂。
2.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關愛集體,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