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 教學全案
★綜合設計思路:
1.(導入并下定義)
播放聊齋影視片斷。
問:該影視作品由哪一部小說改編而成?作者是誰?
教師簡介蒲松齡寫該作品的過程(參考教科書101頁)
問:蒲著此作品長達20多年,支撐他的最主要的精神動力是什么?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點題,設問:什么是理想?給理想下一個簡要的定義。(參考教科書)
2.(舉例和小組活動體驗理想的重要性)
請學生繼續舉例說明歷史上有哪些人因理想而成就一番事業,同學中是否也有因理想的驅動而小有成就?
活動:以“生活因理想而美好”為主題,四人一組,創造詩歌來贊美理想。進行作品展示。
3.(通過對比深入體會崇高理想的重要意義,并知道理想的主要類別)
承轉:但在歷史上、在當今的社會上也有些理想的音符與贊美的旋律不符:如:建立一個龐大的納粹帝國是我畢生的奮斗目標——阿道夫•希特勒;我選擇的專業是醫學,因為當醫生能額外收取紅包——某高中畢業生
問:以上理想有哪些音符不符我們的贊美旋律?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出前者是邪惡的理想,后者是庸俗理想,教師簡要概括其含義。(參考教師教學用書)
在對比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并回答什么是崇高理想?
4.學生談理想
師述: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自古以來,許多成大事者都是早立志,立大志。希望同學們也能夠早立志,立大志,說說你的理想是什么?
(此處隨意談理想,不必深入點評,以下面擺正個人理想的教學做鋪墊)
5.(從個人理想承轉到社會理想)
出示周恩來讀書時的崇高志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指出其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結合,期望中華崛起是他對未來社會面貌的期望,這是社會理想,指出社會理想的定義。(參考教師教學用書)
6.(簡介共產主義理想)
周恩來一生都為追求理想而身體力行,后來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共產黨確立的最高理想是什么?什么是共產主義社會,提出者是誰,他認為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是什么?讓學生看書回答。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可用流程圖: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7.(鼓勵學生向榜樣看齊,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這一崇高理想激勵著無數黨員英勇斗爭,甚至在獻出生命的時刻,他們的信念還是無比堅定。
出示材料:黨的創造人李大釗曾豪邁地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即使站在敵人的絞刑架下,他仍然慷慨講演:“不能以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共產主義。”
方志敏在陰濕的死囚牢里,曾寫下光耀千秋的信仰絕唱:“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1928年3月在就義前寫下。
問:為什么這些革命志士能從容無畏走向死亡?你對此有何感想?
8.(調動學生原有知識讓學生懂得實現最高理想需要分步驟分階段進行,并知道共同理想。)
教師指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分階段進行規劃。
問:1921年共產黨成立之初,根據當時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國情,共產黨人確立第一階段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確立的最低綱領)的是什么?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又分別確立了哪些奮斗目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終奮斗目標是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