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 教學全案
教師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段的奮斗目標就是我國現階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9.(樹榜樣,擺正個人理想)這一共同理想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的建設熱情,涌現了許多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你知道多少?
作為當代青少年,未來的國家主人,面對共同理想,我們又該如何擺正自己的個人理想呢?
先請學生談理論上的認識,要懂得個人理想要與社會理想有機結合。
繼而重新叫原來談個人理想時有偏差的同學,對理想進行重新定位和擺正理想。
10.(布置作業)正如同社會理想的實現要分階段進行規則,我們要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也需要規劃不同人生階段的具體奮斗目標,請大家回去思考這一問題。
★設計反思
教材和設計上的重復累贅之嫌:
該單元的第一框“立報效祖國之志”其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認識到個人前途與社會命運的關系,要樹立報效祖國的大志,后者可以理解為樹立崇高的個人理想,也可以理想為個人理想應與社會理想相結合。其中青春論壇“人因目標而偉大”實際上是指理想的重要性。第二框的內容在教材安排上原來意圖應該是了解社會理想,懂得艱苦奮斗,但它在具體內容的安排上,關于個人理想篇幅是非常豐富的,其探究園中“目標的力量”也是指個人理想的重要性,在實踐和評價中“理想與行動”中有理想的意義和如何規劃個人理想。因為我認為在教材的編排上,第二框與第一框存在著重疊。
本教學設計在設計之初,并未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估計會有部分教學內容與第一框重疊。
教學建議:將第一框和第二框的重疊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排列和組合。
第二課時 走艱苦奮斗之路
★教材分析:
1、知識目標:懂得理想的實現需要艱苦奮斗,理解艱苦奮斗的含義及意義。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和進行論證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艱苦創業的意識。
4、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艱苦奮斗的意義
(2)難點:為什么今天我們還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學生分析
針對的問題:由于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是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許多學生在家里并沒有感受生活的艱辛和壓力,艱苦奮斗精神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相距遙遠,許多學生并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和意識,甚至對“艱苦奮斗”還存在錯誤認識。
學生的需要: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的學生需要加強對艱苦奮斗的感性體驗和理性認識。
★綜合設計思路:
1.(情景導入,并為下定義做鋪墊)
播放《匈牙利狂想曲》鋼琴曲,出示郎朗在世界杯開幕式上演奏的圖片和文字材料。
教師講述:XX年在德國舉辦的世界杯沒有中國隊的出席,但卻有一位來自中國的“鋼琴天才”用一曲狂熱的《匈牙利狂想曲》為本屆世界杯揭幕。許多德國人聽著他的演奏,會情不自禁流淚。美國權威媒體把他稱作“當今這個時代最天才、最閃亮的偶像明星”,他是第一位受聘于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中國鋼琴家。
問:他是誰?(郎朗)
出示郎朗的成才道路上的一段經歷:
郎朗3歲時,表現出超常的音樂天賦。5歲時他就立志要成為世界級的鋼琴大師。為了他,父親砸掉了自己鐵飯碗,帶郎朗到北京學藝,他們租住在一間又小又簡陋的小平房,小郎朗每天清晨準時起來練琴,以至于鄰居們都把他的琴聲當作了起床的鬧鐘。有一天郎朗生病了沒有起來練琴,樓里不少人也因此上班遲到了。8歲的郎朗每天在鋼琴上彈奏十二三個小時,但有一段時間,他的鋼琴彈奏總得不到老師的認可,老師當著孩子的面說,連莫扎特的尾巴你都不明白,你們東北人傻大黑粗,你的腦子就是白開水。受到打擊的郎朗不想學琴了,情緒激動的爸爸就讓郎朗在跳樓自殺和學琴之間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