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全冊學案及答案3
活動三: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70-71的問題,討論設置的的問題
學生討論、發言(略)
教師歸納: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面對世界范圍的各種思想文化的激蕩,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歷史使命,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活動三:學生分組討論:在今天,民族精神中豐富了哪些內容?我們該如何弘揚民族精神?學生討論、發言(略)
教師小結: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例題精析】
(沈陽).材料一:近一個時期,《亮劍》、《士兵突擊》等一系列主旋律電視劇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些影視作品中體現出來的那種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亮劍”精神,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價值追求,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一種精神,一種我們的文化中始終沒有流失的精神,一種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永遠不能缺失的精神。
材料二:“多難興邦”。中華民族是在不斷同各種災害和困難作斗爭中成長起來的。從“抗洪搶險”、“抗擊非典”到“抗擊冰雪”、“抗震救災”,全國人民自強不息、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次次地折射出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優秀品質,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無堅不摧的氣勢。越在危難的時刻,越能顯示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是災難深重,越能挺起一個民族不屈的脊梁。
(1)材料一中劃線部分所提到的“一種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2)結合材料二寫出這種精神在當代有哪些豐富和發展?(至少寫出兩種)
(3)結合材料請你談談對這種精神的認識。
(評析)此題是沈陽中考試題。它源于生活,貼近實際,考查學生對“民族精神”的理解,同時對這種精神在當代有哪些豐富和發展提出要求,讓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曾經歷無數考驗,面臨種種巨大的災難,包括自然災害和外敵入侵,但從來沒有在艱難困苦面前退縮過、屈服過、沉淪過,就是因為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這是很有創意的一道原創試題。
{參考答案}(1)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2)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冰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任二個即可)。(3)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我們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舉一反三:(常州)時刻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為此,搜狐網正在制作主題網頁──“加油中國”。請你一起參與。
[加油中國]XX年5月19日,舉國同悲,山河共泣。3分鐘默哀后,天安門廣場上的數萬名群眾久久不愿離去,所有人共同呼喊著“汶川挺住”、“中國加油”……
(1)“中國加油”迸發出什么樣的民族精神?它將產生怎樣的作用?
[多難興邦]在災難面前,中華民族愈挫愈勇,可以說是“多難興邦”;但也有的民族“多難而邦不興”,如古羅馬帝國的覆亡、瑪雅文明的消失等。可見,“多難興邦”并不是無條件的。(2)請結合上述材料,說明“多難”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興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