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關注經濟發(fā)展》教學設計
第七課《關注經濟發(fā)展》 新復授習課第 三 單元第 七 課第 一 課時 名稱: 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教學目標課堂學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從經濟制度方面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對黨和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感受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經濟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經濟。 知 能識 力目標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分配制度體會“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國的實際;體會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體會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同作用,體會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道理。教學過程新知學習問題設計合作探究教學“新”得 復習導入:教師點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其中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學生,應該關注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及分配制度,學會合理消費,這有利于我們增強愛黨愛國的情感,認清肩負的使命,也有利于我們更好的融入社會。第一框 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㈠感受身邊的變化(討論)(1)楊家的帳本反映了我國的經濟生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從帳本記載的內容、方式等方面,比較楊媽媽與女兒的帳本有哪些差別?這些差別說明了什么?教師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既體現在祖國的巨大變化上,也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國經濟建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和“三步走”戰(zhàn)略分不開的。教師總結:目的:保證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出發(fā)點:我國國情(我國最基本的國情?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教師點撥: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教師強調:當前,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20世紀末)注意: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fā)展不平橫的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