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關注經濟發展》教學設計
閱讀96頁最后一段材料,思考交流a、這些消費方式分別滿足了人們的哪些需求?
b、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其它新的消費熱點?
c、這些說明了什么?閑話家常:你每月的零花錢約是多少?一般用來買什么?有沒有節余?節余的錢怎么安排?你覺得自己對零花錢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讓我們來學學應該怎樣合理消費?(抽樣調查,并請三個同學重點談談)學生扮演記者進行消費調查: 影響你選擇商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購買商品時主要考慮商品的什么?你在購買商品時是自己做主、同學參謀、還是聽父母的意見?說說自己,家人或朋友的成功消費經歷或消費心得。
(多媒體顯示教材第98頁上的小欄目“林眉與鄭蕊一起購物”)
閱讀材料,分析問題:
○如果你是鄭蕊,你會如何看待林眉的行為?
○林眉的行為體現了怎樣的消費觀念? 投影顯示: 我國每年用于月餅包裝的費用高達25億元,而且,每生產1000萬個紙盒月餅,包裝耗材就需砍伐400棵到600棵直徑在10厘米以上的樹木。 學生討論后自由發言,教師引導總結:
設問:什么是“紅色旅游”?你去過紅色旅游景點嗎?紅色旅游有什么意義?
消費取經:圖片展示材料:比爾.蓋茨的日常生活消費。通過播放flash短片,可以制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學會合理消費的必要性,自然地引出話題,導入新內容。
通過聊天的形式,讓學生輕松感知消費的變化,并意識到消費與自己密切相關,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雖然我們還不是直接的生產者,但我們要關注國家經濟建設,參與社會經濟生活,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學生身份的消費者,有財需要學會理財,也要學會合理消費,做精明的消費者,不要有錢不會花。用輕松的談話方式,了解學生的消費現狀。從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展示調查結果,學生分組分析同學們的消費有什么特點或存在哪些誤區?
學生的消費有一定的盲目性,從眾性和攀比心里,自己選擇商品的能力還比較弱
設計意圖:通過紅色旅游的例子,引導學生認識到要通過消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設計意圖:通過對一些消費觀的辨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設計意圖:用世界首富的消費例子,能增強說服力和增加可信度,獲取合理的消費理財觀教后反思
多媒體的運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多媒體平臺,創造寬松的、自由討論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探索在教師指導下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摘果子”,擺脫了教師的說教,使學生深受啟發。以往,我在講課時很注意引導學生多發言,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對學生的發言,我的評價有時不很得體。為此,我有意識多注意學生的表情和言語,給與學生適當的評價。在本節課上,當一個學生的發言中出現“個人是斗不過商場的”的觀點時,我及時指出他的錯誤,并適當運用八年級知識加以引導。在指出他錯誤觀點的同時,對他之前的正確發言給與肯定。這樣,學生既得到了鼓勵,又改正了錯誤。老師對學生的關注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