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選擇希望人生》活動教學建議
3、教材p124第三個活動“他們的理想能夠實現嗎”
問題:* 柏惠認為自己容貌出眾,歌聲動聽,一定能當上歌星。但她多次參加歌唱比賽都失敗了。不過她相信終有一天會被伯樂賞識。
* 韓澎雖然身材矮小,但很靈活,在學校里打籃球小有名氣。他對學習不感興趣,覺得自己遲早會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
* 宋哲學習成績優異,喜歡繪畫,希望有一天到國外學習繪畫藝術,但他的家境并不寬裕。
○ 你對他們的理想有什么看法?
○ 你認為他們的理想能夠實現嗎?為什么?
活動意圖及分析:本活動意圖是引導學生認識到,由于外在環境(如社會環境、機遇、家庭背景等)和自身條件(如性格、智力、身高等)的局限,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會有些差距,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付出艱辛的努力。
答案:(1)上面三位同學能樹立自己的理想是對的,但他們在樹立自己的理想時,只考慮到了自己的有利條件,沒有考慮到自己的不利條件。
(2)柏惠的理想有可能實現,韓澎和宋哲的理想難以實現。因為理想實現的因素很復雜,有些是個人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如社會環境、機遇、家庭背景等;有些屬于個人自身條件的限制,如性格、智力、身高等。韓澎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宋哲受到外在因素的限制,因此他們的理想很難實現。
(他們應全面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學會調整自己的奮斗目標。)
4、教材p125第四個活動“從老師到電視臺節目主持人”
問題:李靜的理想是當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可她既沒有做節目的經驗,學歷也僅僅是中專,然而她沒有喪失信心。她在工作中積極摸索兒童心理和教育藝術,報考了夜大兒童心理與教育專業,還志愿參加了咨詢熱線服務。這項工作雖然沒有報酬,但她仍熱心參與,和許多人成了朋友。當朋友告訴她某電視臺招聘兒童節目業余主持人時,她抓住了這個機會。到電視臺后,李徐虛心求教,不斷積累經驗充實自己。由于節目做得出色,電視臺破格將她調入,她正式成為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 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李靜遇到了哪些困難?
○ 她能夠戰勝困難,靠的是什么?
○ 李靜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她還需要做些什么?
活動意圖及分析:本活動意圖是使學生認識到,為了實現理想,需要對人生作出規劃。規劃既要盡可能長遠,又要盡可能具體。
答案:(1)沒有做節目的經驗,學歷低僅是中專。
(2)她能夠戰勝困難,靠的是理想。她對自己的人生制定了長遠而又能具體的規劃(理想)。并且她為了實現理想,虛心求教、努力學習、把握住了機遇,最終克服困難,取得了成功。
(3)李靜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她還需要繼續學習、積累經驗、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
點撥:要實現理想,就要把長遠目標與具體行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知道自己現在該做些什么,明確現在做的事情對實現長遠目標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九年級的初中生,面臨考高中的近期目標,但不能只看到眼前,還要把近期目標與遠大目標結合起來。
5、教材p125-126第五個活動“楊振寧的故事”
問題:著名科學家楊振寧赴美留學時,立志要寫出一篇實驗物理論文。他先來到艾里遜實驗室,不久,艾里遜實驗室里傳出笑談:“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楊振寧!”被譽為氫彈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關注著楊振寧的學術研究,他直率地對楊振寧說:“我認為你不必堅持一定要寫一篇實驗論文。”楊振寧認真地思考了兩天。最后,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認,自己的動手能力確實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