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當家做主的法治國家》說課設計
六、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資料,了解學情,制定學案,做多媒體課件等。
學生:查找資料,完成調查表的內容等。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用一張燦爛的笑臉帶領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
幻燈片:王寶強在士兵突擊中的笑臉劇照和新中國成立時中國人民的笑臉。
歷史鏈接:新中國成立時中國人民的笑臉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 學生發表觀點,共同回憶歷史事件,教師參與點評。 用學生熟悉的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在于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和求知欲望,領會新課意圖,愉快的進入學習。
與歷史事件銜接,思考引入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一、知識學習 教師提出問題:
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決定國家的事務。
同學們知道:在我國,人民是怎樣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力嗎? 1、帶著問題齊讀課本p73第一自然段,從中找答案。 1、讀書找答案,在于教會學生有針對性的閱讀文字、提煉文字,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有助于審題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引起學生對課本的重視程度。
2、口頭復述并概括我國人民管理國家的方式。教師輔助圖片展示。 2、圖片展示,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從平面感走向空間感,有助于對教學難點的掌握。教會學生掌握建構知識體系的基本能力。
二、調查報告
我做新聞發言人 XX年3月,我國召開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請同學們搜集此次大會的相關信息,以小組為單位,發布信息。(視頻做序幕,學生做發言) 以小組為單位,發布信息,從中教師歸納全國人大的地位、職權,及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等知識點。 為學生了解政治生活提供途徑,鼓勵學生走進政治生活,學會觀察生活,對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掌握第一手材料,培養學生搜集、篩選、整理、提煉材料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會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
說出自己在查找資料中的疑問,由學生互相解答或教師解答,以問帶學,補充知識容量。對于復雜的問題,可以將其帶到課堂外繼續學習。 在課前準備的調查報告中設置疑問區,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思考能力,鼓勵質疑,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將疑問帶到課堂外,可以實現知識的延續性,學習的發展性。為學生主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創造機會。
銜接過渡 XX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吸取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訓,推動我國法制建設的進程。(視頻) 看視頻,復習全國人大的職權,鞏固新知。 承上啟下過渡到教學重點:生活在法治國家里的學習。
引發對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 聽反思,體會法律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學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