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之源
3.重、難點的確立:本部分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通過事例理解科學技術對生產的推動作用,懂得要充分挖掘多方面潛力,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的現實意義(這是第五課的落腳點)。4.教學資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課文中的材料。(2)對資本、管理等因素創造財富需補充一些相關材料。5.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組織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讓學生通過查找大量的有關事實,認識到勞動、科學技術、自強不息精神等在財富創造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1)討論法。(2)問答法。在導入階段和課中,大量使用。(3)閱讀法。對課中重要文字、圖片、圖表要引導學生閱讀。(4)筆記法。課文中重要的概念、意義等要通過筆記批注和用筆勾畫的方法進行標識。(5)探究法。結合課中的交流和探究。(6)講解法。本課知識點較多,需要教師適當進行歸納和講解。三、擬達成的教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科學技術在發展生產力、創造財富中的重要作用,懂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了解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方法和途徑。
能力目標:學習通過案例探求規律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尊重科學的態度、培育熱愛科學的情感,懂得科學技術創造財富的道理,培育崇尚科學的價值觀。四、教學流程
環節
師生活動設計
訓練內容
預期目標
設計意圖
效果反饋與修正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課前準備教師、學生共同查找資本、管理創造財富的資料。學生課后自己歸納、查閱資料、整理理解資本、管理創造也能財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
課中教學
課中教學導入: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3:文登市、中關村的材料,思考這兩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怎樣才能更好的創造財富?重視科學技術在創造財富中的作用。三、科技創造財富(板書)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板書)科學技術確實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力,就像鄧小平同志所說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志,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是發展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事實證明,哪個國家的科學技術領先,哪個國家就具有先進的生產力;誰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誰就獲得了先進的生產力,就能創造更多的財富。2.現代社會,科技是創造財富的重要途徑(板書)請同學們再談文登市是如何利用科學技術推動生產發展、創造財富的,進而感受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的道理。材料:中國“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用“三系配套”法實現水稻雜交,大大提高了中國水稻的產量,為世界反貧困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有人說:“袁隆平養活了一億中國人。”我國目前正在進行傳統工農業的改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要利用科學技術推動傳統工農業的現代化進程。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4:閱讀資料,理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改造我國傳統農業中的重要作用,領會科學技術是如何提高生產力、促進生產力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