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歌曲聯唱》教學設計和簡要實錄
(點評:針對學生的現實情況,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做到德育與智育的有機結合,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愛國的行動,實現知行統一。)
(實錄: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李海吟同學認為,同學們都知道高唱國歌是愛國主義行動,但這里有一個習慣養成的問題;孫夢堞同學建議,今后每次晨會,都選一個班出列作示范,領頭高唱國歌。但更多同學認為,習慣的養成,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2、師生放聲高唱國歌
(點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放聲高唱國歌的良好習慣,使教學落到實處。)
(實錄:師生同唱,歌聲嘹亮,群情激昂,意猶未盡。)
(六)、結束語
同學們,歌聲中我們重溫了這段歷史,透過歷史,我們體驗到:抗
日戰爭時期,國破山河碎,大敵當前,億萬民眾把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安危系在一起,“天下一家”的民族意識使整個中華民族形成堅不可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把維護祖國安全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應有努力成為中華民族脊梁的追求!
(七)、布置預習第五單元第22課(略)
七、課后反思
學唱抗日救亡歌曲,將歷史、音樂、討論結合起來,是我們在新課程標準的定位下學習歷史、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聯唱的過程中,注意“創設情境,激發情意”,讓學生在“唱”中從藝術的角度感知這段歷史,并在歌聲中受到了愛國注意教育,取得了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
無論是課前準備或是課程進行時,我們師生都在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構能力的培養方面下了許多功夫,使師生的信息素養得到了良好的培育。這對于在信息時代下如何有效地開展誘思探究教學,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課堂上,針對趙薇的日本軍旗裙事件和晨會唱國歌中的具體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實施德育與智育的有機結合,在培育品德方面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