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儀》教學設計
5.度數范圍:經線環繞地球一圈,一個圓是360度,東西經分別180度;緯線從南極點到北極點,為180度,分南北緯各90度。
6.度數分布規律:引導學生最后總結出如下判斷規律:向東數值變大的是東經,向西數值變大的是西經,向南數值變大的是南緯,向北數值變大的是北緯。
(這里安排一定的練習)
7.特殊線條:經線:本初子午線、西經20度經線(圖上一般沒有),東經160度線、180度經線、國際日期變更線;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8.劃分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天然界線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讀圖看中國主要位于哪個半球,美國呢?澳大利亞呢?讓學生找圖練習,可以增加他們成就感,以緩解前面的疲勞)。
東西半球的劃分:首先明確,必須是兩條相對應經線才可以把地球分為東西兩個半球,其次要明確,任意一組相對應經線都可以成為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最后確定會議通過結果:西經20度、東經160度這一組相對應經線,成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又是英國說了算!)
找圖練習:從東西半球來看:中國位于東西半球的哪個半球?(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西經20度以東到東經160度以西為東半球范圍,另外一半為西半球范圍,這是多數學生學習過后最茫然的地方!)美國又在哪個半球?英國呢?你感興趣的國家呢?
小結表格: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
形狀
圓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
長度
1.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越大,緯線越短;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橫向)
南北方向(縱向)
0度線
赤道
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度數范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
度數分布規律
北緯:向北越來越大
南緯:向南越來越大
東經:向東越來越大
西經:向西越來越大
特殊線
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本初子午線、西經20度經線、東經160度線、180度經線、國際日期變更線
劃分半球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
赤道以南為南半球
西經20度以東,東經160度以西為東半球,西經20度以西,東經160度以東為西半球,
【教學后記和反思】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中充分利用地球儀這個直觀教具和小組學習的組織方法,通過活動的形式變難為易,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掌握重點,解決難點!效果很好,細節上還需要把握,課堂秩序也需要維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