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在地球儀上認識經緯網教學設計
第2課 在地球儀上認識經緯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認識地球儀。了解赤道、緯線、經線的定義,能夠在地圖、地球儀上準確地找出。2、明確南北半球、東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能力目標:掌握經線、緯線的特點、分布、變化規律,能夠進行對比 分析。情感目標: 加強對比分析思維的訓練。教學重點:1、了解赤道、緯線、經線的定義,能夠在地圖、地球儀上準確地找出.2、掌握經線緯線的特點、分布、變 化規律,能夠進行對比分析教學難點:掌握經線緯線的特點、分布、變化規律,能夠進行對比分析學情分析:學生對第一節課所講的地球的形狀、大小,缺乏理性思維,同時大多數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不夠,地球上的經、緯線比較抽象,學生難于理解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教學 媒體:地球儀、地圖
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組織教學:復習提問: 總結作業情況, 地球的真實形狀描述:平均半徑、赤道周長、表面積;地軸、兩極思考 、回答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及時鞏固引入新課:地球的真實形狀由于很不規則,在日常運用時往往比較麻煩,因而人們常把它化簡成為理想化的正球體模型。我們用的地球儀就是這樣樣。觀察 地球儀、思考引起學生對地球儀探索的興趣了解地球儀展示并轉動地球儀,組織學生討論。認識地軸、兩極、赤道極圈、回歸線、經線、緯線、經度、緯度。了解低、中、高緯度的劃分,南極和北極各用什么字母表示?地軸是一個假象軸。觀察地球儀,分組交流認識地球儀掌握、理解。讓學生通 過實際觀察認識、了解地球儀,直觀,印象深。完成經線和緯線的表格組織學生觀察地球儀和地圖,思考、討論,隨學生的討論逐漸顯示答案(表格見板書設計)小組交流、討論,完成表格。可 使學生對經線和緯線有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為以后學習地球的運動打下基礎觀察地球儀的轉動演示地球自轉介紹以右手指示地球儀轉動方向: 面向赤道(上北 下南)自西向東轉動,從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順時針。觀察教師的演示,并實際操作通過實際操作 ,能直觀地觀察地球儀的轉動。達標反饋指導學生上黑板繪制經緯網,并繪出主要的經線、緯線。如: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0度經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到黑板上繪制鞏固知識內容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本節內容小組合作總結培養學生歸納能力方法歸納注意觀察,多看地球儀,認識和領會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等這些基本點及線的重要性,辨認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辨別東經和西經的區別。板書設計地球的模型:地球儀(1)、地軸是假抽象(2)、南極s,北極n(3)、緯線和經線經線緯線定義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形狀半圓圓長度一樣赤道最長,南北極 最短指示方向南北方向東西方向特殊線0度經線赤道、南北回歸線、極圈分布規律0度經線以東為東經,數值越來越大,0度經線以西為西經,數值越來越大并在180度東西經重合。赤道緯度是0度,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數值逐漸增大,到南北極點為90度半球劃分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習導入在黑板上繪制經緯網圖,復習經緯線知識回憶、思考鞏固上節已學知識師生互動1用經緯網定位舉例說明,經緯網可以 確定位置,它對軍事、航海、交通、以及氣象觀測等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給出經緯度,讓學生找位置;給出位置,說出經緯度。學生思考、舉例討論、思考、回答認識經緯網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說清南北緯、東西經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會出大錯。完成21頁活動題引導、啟發交流、討論、合作學會知識,關鍵在于會用。用小乒乓球制作地球儀明確制作步驟,對學生進行指導分組合作完成制作,展示制作成果。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方法歸納運用知識原理解決實際問題,多動腦、多動手,在過程中學習地理。在地球儀的經緯網上確定方向和任何一點的位置,并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板書設計利用經緯網在地球儀上確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