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氣候(通用9篇)
世界的氣候 篇1
教學課題: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課時: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 2、能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3、了解氣候影響人類活動及人類活動影響氣候的事實。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世界氣候分布圖,了解氣候類型及分布。 2、通過綜合影響氣溫、降水的因素,得出影響氣候的因素。教學重點: 1、了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 2、能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教學難點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世界氣候分布圖等教學過程:(含小結與作業布置,見教案內頁)教學反思:
世界的氣候 篇2
教學目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
1.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教學難點: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課時安排:2課時
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通過地圖、圖片、圖表、文字資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應用學過的知識分析解決新的問題
情感體驗
使學生感受到自然界豐富多彩,地區差異顯著,同時又是有規律可循的。從而激發學生認識自然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情景導入:
展示投影:
1.你知道江西著名的避暑勝地是那里嗎?為什么人們夏季喜歡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節之際,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年一度的冰燈節和冰雕展上游客流連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亞市的海濱浴場則人聲鼎沸。為什么我國南北方的景觀相差如此之大?
教師點題:同學們剛才所描述的其實是指各地的氣候。
板書: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看一看:請同學看課本第57頁的a、b兩幅景觀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能告訴大家a、b兩地景觀不同的原因嗎?
教師總結:對,是因為a、b兩地的降水不同。
教師引導: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極會看到什么?在我國的海南又會看到什么?為什么?
教師總結:對,是因為a、b兩地的氣溫不一樣。
讀圖提問:請同學看課本第57頁的3幅景觀圖,說說人們在談論某地的氣候時通常會談及到哪兩個方面?(學生通過圖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顧前兩節的學習內容很快得出結論)
教師提醒: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氣溫和降水千差萬別,因此世界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
板書:一、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
做一做:
展示投影:
1.請同學們看《世界氣候分布圖》,完成表1、表2。
表1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寒帶
寒帶氣候
表2 中緯度地區大陸東西兩岸的氣候分布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氣候
(以亞歐大陸中緯度為例)
2.把相應的氣候類型填在橫線上。
(1)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
(2)回歸線附近大陸的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大陸的西岸熱帶沙漠氣候。
(3)北緯30℃~40℃大陸的西岸地中海氣候。
(4)北緯40℃~60℃大陸的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的西岸溫帶季風氣候。
(5)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談一談:你最想到哪里去旅行?那里的氣候如何?
第二課時
看一看:請同學看第57頁的3幅景觀圖,說說a圖、b圖、c圖分別是什么氣候。
(答:a是熱帶雨林氣候,b是熱帶沙漠氣候,c是溫帶季風氣候)
想一想: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地氣候的差異呢?
教師引導:
1.一個地方的氣溫和降水受那些因素的影響?(答: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2.氣候要素包括哪兩個方面?(答:氣溫、降水)
教師小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它們也成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板書: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活動1
教師引導:讀圖3.24
1.a位于什么帶?b位于什么帶?(答:a位于熱帶,b位于寒帶)
2.熱帶、寒帶的氣溫有何特點?(答:熱帶終年高溫,寒帶終年低溫)
3.a、b誰的降水多?誰的降水少?(答:a降水多,b降水少)
4.a、b誰的緯度高?誰的緯度低?(答:a的緯度低,b的緯度高)
教師小結:赤道地區緯度低,氣溫高,海洋廣闊,水分蒸發旺盛,大氣暖濕,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而兩極地區緯度高,氣溫低,水分蒸發微弱,大氣干冷,很難形成降水。
活動2
提問引伸:
1.北緯40℃~60℃亞歐大陸的東、中、西部分別是什么氣候?
(答: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北緯40℃~60℃亞歐大陸的東、中、西部分別屬于什么降水類型?
(答:夏季多雨區,全年少雨區,常年濕潤區)
教師小結:亞歐大陸的東部瀕臨太平洋,夏季受來自太平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亞歐大陸的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全年受來自大西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常年濕潤;亞歐大陸內陸距海洋較遠,難以受到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少。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在中緯度地區表現的尤為顯著。
活動3
教師引導:讀圖3.25
1.a坡降水多還是b坡降水多?為什么?(答:a坡,因為a是迎風坡)
2.此地是什么地形?(答:山地)
教師總結:受地形影響a坡降水比b坡多。
鞏固練習:
指出影響下列各地氣候的主要因素:
(1)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地形)
(2)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緯度位置)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濕潤。(海陸位置)
過渡:氣候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生存在這個自然環境中,必然與環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讀書討論:
仔細閱讀第60頁的課文,看看它們提供了那些信息,并加以總結。
(1)氣候對人們穿著的影響。(2)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氣候異常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如酷熱、嚴寒、洪水、干旱等。
想一想: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實例說說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嗎?
引伸提問: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的人民搬遷了,你知道是什么因素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嗎?(同學閱讀62頁的“氣候變暖”小資料,探尋答案)
教師小結:氣候可以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反過來人類的活動也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談一談:你家鄉的氣候怎樣?你可以分析那里的氣候影響因素嗎?
課堂練習
1.看看下面幾句話,哪些是說氣候的,哪些是說天氣的?
(1)昆明四季如春(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3)明天大風降溫(4)極地地區全年嚴寒((l)(4)是說氣候的,(2)(3)是說天氣的)
2.廬山、九江緯度相近,但九江氣溫比廬山高.其影響因素是:
(1)地形因素(2)海陸因素(3)緯度因素(4)洋流因素
3.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
(1)中南半島(2)印度半島(3)亞馬孫河流域(4)澳大利亞中部
板書計設
1.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
2.影響氣候的因素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3.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點評:該教案引入新課新穎,通過廬山為我省夏季避署勝地和哈爾濱與三亞的氣溫差異,導入新課內容,啟發不思考世界的氣候為什么有差異,造咸差異的原因是什么?懸念設置,引起學生注意力集中。利用投影,反映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加強直現性。通過提高引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對所授知識延伸拓展,發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棠上有講有練,講練結合,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教案書寫完整、規范、條理清楚,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教學過程清晰、教學手段先進。板書條理清楚,字跡清晰。對所講授的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與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兩大問題,教師能及時作出小結,歸納重點、突出重點,加深其課堂印象,利于學生掌握新知識,利于學生記憶本課的知識點。教師能聯系實際,如提出你的家鄉氣候怎樣,你可以分析那里的氣候影響因素等問題,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注重對所授知識的運用,讓學生體會到我不是在死記硬背知識,而是在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激發學習的欲望,鼓勵學生用掌握的知識為生產、生活服務,體會到學習的價值,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從而提高學習的動力,為學好知識而勤奮努力,奮勇前進。
世界的氣候 篇3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第一節 天氣和氣候
一、 課前導學:
(一) 認清目標,明確要求: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個詞語。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和衛星云圖。
3、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氣預報,學會比較不同地區的天氣情況。
4、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通過網絡、報紙、圖書等學會調查和分析資料,在欣賞、快樂的氛圍中對所學知識滲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的學習,更加關注各種地理現象以及各類經濟活動,使學
生逐步樹立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學會閱讀衛星云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教學難點:“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二) 自主學習,認真準備:
1、 認真閱課文57-59頁內容及地圖冊25-27頁內容。在課本上找出關于天氣與氣候的
概念和特點,能區別天氣與氣候。熟悉各種天氣符號、衛星云圖。完成課本設計的相關活動。
2、四人小組制作四張天氣符號的卡片,在課堂上展示交流。
預習自我檢測:
1、天氣的特點為 氣候的特點為 ;人們描述天氣,關注的時間是 ,常用到 、 、 、 、 等要素。描述天氣,關注的時間是 ,一般只注意 、 兩個要素。
2、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關注的是( )a. 天氣 b.氣候
3、天氣預報發布的主要內容有 、 、 、 等。
4、在彩色的紅外衛星云圖照片中,白色代表 區,白色程度越濃,代表降水量越大。綠色代表 ,有綠色的地區,說明該地區 。藍色代表的是 。
5、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利用的天氣現象是 。
6、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 有關,可以用 來表示。清新的空氣污染指數 ,對人體健康 ,如課本59頁表格中的城市 、
;污濁的空氣,污染指數 ,對人體健康 ,如課本59頁表格中的城市 、 。
二、 課堂助學
(一)預習交流展示
1、預習自我檢測題的展示
2、各小組制作的天氣符號卡片展示(實物投影),請其他同學認讀,再請同學播報圖4-3城市天氣預報,檢查對天氣符號熟悉程度。
(二) 探討與提高
1、請你判斷下列語句哪些是描述天氣的?哪些是描述氣候的?
風調雨順 鵝毛大雪 終年干燥少雨
銀川的冬天漫長而寒冷 未來48小時將大風降溫,氣溫下降10℃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江暗雨欲來,窗雨如散絲。
2、請各小組再說出一些描述天氣或氣候的語句。
3、小組討論:結合課本59頁活動第2題,聯系實際,說一說不同的天氣、氣候對不同行業人群(學生、出租車司機、上班一族、農民、商人等等)生活、生產影響。
三、 課堂鞏固練習(15分鐘)
當堂完成填充圖冊p23-24頁,學生需要教師適時指導。
世界的氣候 篇4
教學目的
掌握熱帶地區、亞熱帶地區、溫帶地區氣候的分布。
掌握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各氣候類型的氣溫變化和降水特征。
能根據某地氣溫降水資料描述氣候。
能力培養
通過對氣溫降水柱狀圖閱讀分析,培養學生視圖、析圖等用圖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氣候的分布、特征。
根據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以外的數據資料來分析判斷氣候類型。
教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熱帶的氣候類型
情境導入
出示四幅不同的熱帶自然景觀圖,這些不同的景觀是由于不同的氣候形成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世界各地的氣候差異。
課前熱身
出示世界氣候類型圖,整體認識熱帶氣候的分布。
教師講述:
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垢“五帶”來稱呼氣候,但這樣并不具體。科學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利用氣溫和降水來研究熱帶地區的氣候特點。
互動1
出示世界氣候類型圖(突出體現熱帶雨林的氣候)
師:同學們試著表述熱帶雨林的分布情況。
生:分布在赤道附近。
明確: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馬來群島等地。
互動2
師:下面我們利用圖中氣溫、降水資料,來分析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先注意氣溫的高低和氣溫的變化怎樣。
生:氣溫高,但變化不大。
明確:熱帶雨林氣候 的氣溫特點是:全年高溫,在26攝氏度左右。
師:再看圖上各個月份的降水量和年總降水怎樣。
生:多數月份的降水多。
明確:全年高溫多雨。
互動3
師:根據書中熱帶草原氣候圖,看看其分布怎樣?
生:分布在熱帶雨林的南北兩側。
明確: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的南北兩側。
互動4
師:下面我們根據圖中的氣溫、降水,來分析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大家觀察討論。
生:全年高溫,降水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
明確:熱帶草原氣候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降水集中在6-9月。
互動5
師:請同學們表達一下熱帶季風氣候的分布情況。
生:分布在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明確: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的南北兩側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互動6
師:下面我們利用圖中的氣溫、降水來分析季風氣候的特點。
生:全年高溫,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
明確: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互動7
師:學生根據下表填空。
氣候分布 氣候特征 自然景觀
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
熱帶季風
熱帶沙漠
達標反饋。
學習小結
內容總結:見上表
方法歸納:從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等圖中獲取地理信息。
世界的氣候 篇5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差異;了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能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分析氣候與天氣的差異;分析氣候的兩個要素。
3、通過總結氣候特點,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教學重點
世界主要氣候的類型及分布(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上分別說明)。
教學難點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教學方法
講述法、讀圖分析法、小組合作探討法
教學準備
1、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景觀圖片若干
2、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3、世界地形圖
4、分布在熱帶、溫帶、寒帶的氣候類型表格,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表格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幾幅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自然景觀圖片)
師問:從以上幾幅圖片中,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們自然景觀的差異嗎?
生答:氣候。
過渡:氣候不同,自然景觀就有差異。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世界的氣候,首先了解什么是氣候。
[新課教學]
(板書)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一、氣候
(引導學生讀圖3.22)分析什么是氣候。
活動:根據圖中對話,小組討論a、b、c三地的氣候各自有何特點?
生答:a地,全年高溫多雨;b地,全年炎熱干燥;c地,四季分明,夏熱多雨,冬冷干燥。
活動:根據a、b、c三地的氣候特征,小組討論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是在什么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
生答: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是在該地區多年的天氣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
師問:a、b、c三地的氣候特征是指某一特定年份,還是一般而言?
生答:一般而言。
師問:為什么是一般而言?
生答:因為氣候描述的是一個地方天氣的平均狀況,不是特定的哪一天或哪一年。
師問:一個地區的氣候變化大嗎?
生答:因為是天氣的平均狀況,所以變化不大。
師小結: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
師問:那么,天氣和氣候有差異嗎?
(引導學生完成p58活動2)使學生能區別哪些是說天氣,哪些是說氣候。
(學生回答)
師問:通過剛才的判斷,說明天氣和氣候存在差異,那么它們究竟有何差異呢?
(板書)1.天氣與氣候的差異
活動:根據前面所學有關知識,以及活動2的完成,小組討論天氣與氣候的差異。
(學生回答)
師小結:天氣與氣候有差異,天氣是經常變化的,持續時間短;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
(板書)天氣是經常變化的,持續時間短;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
師問:人們描述天氣,關注的時間是一天,常用到氣溫、降水、風、云、霧等要素,從圖3.22中看,人們描述氣候,關注的時間是多長呢?
生答:一年或更長時間。
師問:人們描述氣候,一般注意哪兩個要素?
生答:氣溫和降水。
師小結:人們描述氣候的時間,一般是一年或更長時間,主要關注氣溫和降水兩個要素。
(板書) 2. 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要素
活動:參照圖3.22中的討論,小組討論我們的家鄉——萬州的氣候特點。
(學生回答)
師小結:萬州具有四季分明,冬暖夏熱,降水充沛的氣候特點,因此我們萬州人民要充分利用這一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經濟,從而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
過渡:在前面兩節的學習中,同學們已經知道了世界上氣溫和降水的地區差異很大,而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因此,世界氣候在世界氣溫和降水的地區差異很大的影響下,而更加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大。
師問:那么世界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它們分布在什么地方呢?
(板書)二、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活動:將學生分六組,分別思考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寒帶以及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師問:以緯度位置來看,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寒帶的氣候類型分別有哪些?
(多媒體展示表格,學生到大屏幕前完成表格)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 寒帶氣候
師問:從海陸位置來看,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有哪些?
(多媒體展示表格,學生到大屏幕前完成表格)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多媒體展示世界氣候分布圖和世界地形圖)
師問: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生答: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青藏高原、非洲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和北美洲的落基山脈附近。
師述: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大,不同氣候有不同的氣候特點,如,在3.22圖中,a地全年高溫多雨,是熱帶雨林氣候;b地全年炎熱干燥,是熱帶沙漠氣候;c地四季分明,夏熱多雨,冬冷干燥,是溫帶季風氣候。世界其它氣候類型也都有各自的氣候特點,這些,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有一定了解。那么,不同地方的氣候為什么會有差異呢?這主要看某一地區氣候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關于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問題,我們將在下節課中繼續學習。
課堂練習
列幾句話中,哪些是說天氣的,哪些是說氣候的?
a、未來24小時有雷陣雨 b、全年高溫多雨
c、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d、明天陰轉晴
板書提綱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一、氣候
1、天氣與氣候的差異
天氣是經常變化的,持續時間短;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
2、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要素
二、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第二課時)
萬州區長嶺初級中學 阮盛欽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影響氣候的幾個因素。
2、培養學生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通俗化;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
影響氣候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因素。
教學難點
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教學方法
講述法、讀圖分析法、小組合作探討法
教學準備
1、非洲熱帶沙漠風光、亞馬孫熱帶雨林風光、南極寒帶風光、塔里木盆地風光、天津渤海風光等圖片
2、赤道地區和兩極地區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
3、氣溫和降水如何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影響的表格
4、中國地形圖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非洲熱帶沙漠風光、亞馬孫熱帶雨林風光、南極寒帶風光圖片)
活動:將學生分三組,討論假如各組同學分別到以上的一個地方旅游,請為本組同學準備行裝。
(學生發言)
師問:為什么各組準備的行李有很大不同呢?
生答:因為各組旅游的地方不同,各地的氣候也不相同。
過渡:那么造成氣候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造成世界不同地方氣候出現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新課教學]
(板書)第三章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三、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多媒體展示赤道地區和兩極地區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之一――緯度位置。
師問:赤道地區和兩極地區的氣溫和降水有什么差異?
生答:赤道地區氣溫高,兩極地區氣溫低;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師問:根據前面兩節所學知識,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赤道地區和兩極地區的氣溫和降水的差異呢?
生答:緯度位置。
師問:緯度位置是如何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呢?
(多媒體展示表格,學生到大屏幕前完成表格)
影響因素 氣溫 降水
緯度位置 緯度高,氣溫____;
緯度低,氣溫____。 赤道地區降水______,
兩極地區降水______。
活動:根據多媒體展示的赤道地區和兩極地區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請同學們討論并歸納赤道地區和兩極地區的氣候有何特點。
生答:赤道地區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兩極地區氣候全年寒冷干燥。
師問:兩地氣候特點相同嗎?
生答:不同。
師問:為什么兩地氣候特點不一樣?
生答:因為兩地氣溫和降水不同。
師問:兩地氣溫和降水不同主要受緯度位置的影響,那么,氣候也受緯度位置的影響嗎?
生答:受。
師小結: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會受緯度位置的影響,那么氣候也就會受緯度位置的影響,因此,緯度位置就成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板書)1. 緯度位置
過渡: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緯度不同,各地的氣候就有所不同,那么,緯度相同,氣候是不是就相同了呢?
(多媒體展示塔里木盆地風光、天津渤海風光圖片)分析影響氣候的另一主要因素――海陸位置。
師問:天津和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觀相同嗎?
生答:不同。
(多媒體展示中國地形圖)指導學生找到天津和塔里木盆地。
師問:兩地緯度位置相同嗎?
生答:大致相同。
師問:兩地緯度位置相同,可為什么景觀差異如此之大呢?
生答:因為它們海陸位置不同。
師問:它們海陸位置怎樣不同?
生答:天津距海近,塔里木盆地距海遠。
師問:根據前面兩節所學知識,請同學們分析海陸位置是怎樣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呢?
(多媒體展示表格,學生到大屏幕前完成表格)
影響因素 氣溫 降水
海陸位置
冬季陸____海_____ ,
夏季陸____海_____ 。 近海迎風坡地區降水_____,
遠離海洋的地區降水_____,
近海無海風地區降水_____。
師小結: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受海陸位置的影響,那么氣候也就受海陸位置影響,因此,海陸位置就成為影響氣候的另一主要因素。
(板書)2. 海陸位置
師問:我們萬州夏季很熱,同學們想在夏天時外出旅游避暑嗎?
生答:想。
活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請各小組選一處夏天避暑的地方。
(學生發言)
師問:同學們選擇的避暑地多為什么地方?
生答:山上、海邊。
師問:為什么選擇山上?
生答:因為山上夏天涼快些。
師問:為什么山上涼快些?
生答:因為山上氣溫低,山下氣溫高。
師問:也就是說氣溫會受什么影響?
生答:地形的影響。
師問:那么,降水受地形的影響嗎?
生答:會。
活動:根據前面兩節所學知識,分析地形是怎樣影響氣溫和降水的。
(多媒體展示表格,學生到大屏幕前完成表格)
影響因素 氣溫 降水
地形 氣溫隨海拔升高而_____。 山地迎風坡降水_____ ,
山地背風坡降水_____ 。
師小結: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受地形的影響,那么氣候也受地形的影響,因此,地形也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板書)3. 地形
過渡:現在同學們知道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我們在知道影響氣候的主要有三大因素的同時,還要學會判斷一個地方的氣候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
(引導學生完成p60活動4)
師小結:通過以上學習,我們了解到氣候會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的影響,這些都是自然因素,那么,人類活動對氣候有影響嗎?有哪些影響呢?反之,氣候會影響人類活動嗎?又有哪些影響呢?
(板書)四、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聯系p61內容,將學生分兩大組,一組討論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另一組討論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
(學生代表發言)
板書提綱
第三章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三、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四、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世界的氣候 篇6
[課 題]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
第一節 天氣和氣候
[教學目的]
1.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及其區別。
2.了解天氣預報圖與人們生活、生產的密切關系。
3.學會閱讀簡單的衛星云圖。
4.學會識別天氣預報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天氣預報圖。
[教學重點]
1.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2.學會閱讀衛星云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教學難點 ]
1. 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2. 常用天氣符號的識別。
3.天氣和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教具準備]
1. 近期的衛星云圖錄像及自制的天氣預報軟件。
2. 自制天氣符號的幻燈片。
3. 反映各地氣候差異的幻燈片。
4. 掃描課文中8幅圖例制成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
教學
時間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與
學法指導
導入 新課:放一組運動著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轉和公轉)及打出4張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幻燈片,讓學生自己來講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師配合朗讀課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在這里孕育了一個氣象萬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嚴寒酷暑,干旱洪澇,……我們既沐浴著大自然的恩澤,又遭受著災害性天氣的侵擾。
了解和掌握氣候變化規律,一直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重要內容,讓我們在這風云變幻之中去探索并揭示氣候現象的真實面目吧。
(板書)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
教師講述:
提問:
1. 廈門這二天的天氣特點?
總結回答:(視當天的天氣情況而定)
廈門的氣候特點?
總結回答:長夏無冬,秋春相連。
2. 什么是天氣?什么是氣候?
(板書) 第一節 天氣和氣候
(板書)一、天氣
在屏幕中打出課文中清晨上學所碰到的四種天氣情況不同感受。老師提問:每天清晨,當你背上書包走出家時,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天氣狀況。
教師總結天氣的概念。
天氣: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況。如晴、雨、氣溫高低、風力大小。特點:多變。
什么是氣候呢?
(板書)二、氣候:指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特點:穩定性。
提問:兩者的區別是什么?(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
1.時間長短不同。
2.天氣時刻在變,具有即時性,易變性;氣候較為穩定,
具有長期性,綜合性、穩定性。
鞏固練習:根據對天氣和氣候的理解,分辨以下幾句話中哪些是說天氣,哪些是說氣候的。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
A.天氣 B.氣候
2.昆明四季如春。 ( )
A.天氣 B.氣候
3.非洲撒哈拉沙漠,終年炎熱,干燥少雨。( )
A.天氣 B.氣候
4. 在未來24小時,本地區將有六至七級偏北風。( )
A.天氣 B.氣候
5.請同學大家討論天氣對人們日常生活有何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又如何來影響天氣的?
提問:這兩天廈門的氣候什么樣?這種問法對嗎?
教師總結:不對,天氣是指短時間,氣候是指長時間的。
導入 :同學們,我們要了解一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如查閱資料,電腦上網等等,但如果我們要了解某個地區具體某天的天氣狀況,就必須關注當地的天氣預報。 (板書)三、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發布的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主要包括氣溫、陰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降水的強度、風力的大小、空氣的能見度等 等。
1.衛星云圖(板書)
播放近期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前的衛星云圖。提問:誰會看衛星云圖?強調: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雨區,白色的程度愈濃,云層越厚,降水強度就愈大。
(過渡)學會看衛星云圖后,要學會看天氣預報圖,要想看懂天氣預報圖,必須學會識別天氣符號。
2.天氣符號(板書)
打開幻燈片,顯示常用的符號。
強調識別:
(1)陽、陰,多云,降雨,臺風、降雪、霜凍、
(2)浮塵,揚塵,沙塵暴,強沙暴
(3)風力的表示:1)風桿,風尾,風旗的認識;2)風的來向就是風向,即在風桿上標有風尾,風旗的一端,如 表示東風, 表示北風。3)風級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風尾表示風為2級,一個風旗表示風力為8級, 東北風力6級,
東南風力8級。(邊講邊畫圖)
3、天氣預報圖(板書)
用電腦打出天氣預報圖,請學生搶答幾個城市的未來24小時的天氣預報,活躍課堂氣氛,加強記憶。
練習:(1)完成課文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與圖中人們進行的活動是否相宜,用制作的幻燈片讓學生搶答。
總結:播放幻燈片對這堂課的內容進行總結
作業 :(1)閱讀課文57頁的大氣環境監測報告收看當晚廈視二套9:20的廈門大氣環境監測報告做好記錄。
(2)鞏固練習:結合今天上課內容收看當晚新聞聯播后的全國天氣預報學會看懂天氣預報圖和衛星云圖,并粗略看懂天氣預報圖。
啟發式導入 法
設問推進法
返回
天氣和氣候
【教學重點】天氣預報圖的使用、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教學手段】
錄像:天氣預報
計算機課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2)天氣形勢圖;(3)各種常用的天氣符號圖;(4)風向示意圖;(5)氣象觀測儀器----百葉箱、溫度計;(6)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圖。
【教學過程 】
(引課出示投影片1)你能夠從投影片中讀出哪些內容?
中央氣象臺城市天氣預報:2002年 05月 28日 20時 至05月29日 20時
城市
天氣現象
溫度(0C)
風向風力
夜間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間
白天
東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陣雨
雷陣雨
31
24
<3
<3
卡拉奇
晴
晴
34
27
<3
<3 <
開羅
晴
晴
32
19
<3
<3
開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晴
晴
20
7
<3
<3
倫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舊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紐約
雷陣雨
雷陣雨
25
16
<3
<3
悉尼
陰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溫度、降水與云、風力風向,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天氣狀況不同等)
(模仿練習)請你仿照投影片內容作本地區的天氣預報,其他同學認真聽,看是否有問題并進行適當的補充(學生活動)(注意天氣預報用語及與當時天氣狀況的基本吻合)
(教師講解)為了更好了解一個地區的天氣狀況,人們制作了天氣圖,在圖中用各種符號和數字表示天氣狀況,你了解它們的含義嗎?
(天氣云圖投影片)(學生活動,說出圖中任一城市天氣預報)
(常見天氣符號與風向示意圖投影片)在天氣圖中,為了更直觀便捷地顯示不同的天氣狀況,人們設計了一些符號(學生辨認,提醒學生注意:風向是指風來的方向,天氣預報中風力較小時一般不在圖中表示)
(承轉)有一個廣州人說他長這么大還沒有看到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訴他何時到何地能看到雪嗎?(開放性問題,學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為什么不看天氣預報,你也能很快地告訴他呢?(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地方的氣候是穩定的,是多年天氣狀況綜合出來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氣預報也可以推測到的)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區的氣候特點嗎?(引導學生主要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說明)這種氣候特征在幾年、幾十年內會有很大的變化嗎?它與我們前面所說的天氣有何不同呢?請你完成下面表格
(總結板書) 引言 天氣與氣候
天 氣
氣 候
定 義
區 別
聯 系
實 例
(教師總結)通過以上討論、分析可以看出,天氣與氣候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
(投影片板書)
(反饋練習)課本想一想P38
【設計思想】
根據教材對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念三方面的要求,設計了三個主要的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以天氣預報為例,使學生了解天氣預報中包含的主要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氣為例,主要是使學生有全世界的觀念,而且潛在的可以看出氣溫的分布是時間、空間的分布都有不同的。為后面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個環節是進行模仿聯系和天氣預報圖的讀法訓練,以使學生更好的運用天氣預報圖,形成一種從地理角度解釋天氣現象的意識。
第三個環節是從學生實際的生活體驗入手,引入氣候的概念及與天氣的關系,因為后面才學到具體的氣候知識,所以不要更多的講解氣候的內容,重點應放在明確天氣與氣候的關系,能夠正確的辨別這兩個概念即可。
上述各個教學環節,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視日常生活體驗,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但是因為內容繁雜,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加強,使學生產生學習本章內容的興趣。
【板書設計 】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和自然景觀
引言 天氣與氣候
世界的氣候 篇7
[課 題]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
第一節 天氣和氣候
[教學目的]
1.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及其區別。
2.了解天氣預報圖與人們生活、生產的密切關系。
3.學會閱讀簡單的衛星云圖。
4.學會識別天氣預報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天氣預報圖。
[教學重點]
1.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2.學會閱讀衛星云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教學難點 ]
1. 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2. 常用天氣符號的識別。
3.天氣和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教具準備]
1. 近期的衛星云圖錄像及自制的天氣預報軟件。
2. 自制天氣符號的幻燈片。
3. 反映各地氣候差異的幻燈片。
4. 掃描課文中8幅圖例制成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
教學
時間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與
學法指導
導入 新課:放一組運動著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轉和公轉)及打出4張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幻燈片,讓學生自己來講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師配合朗讀課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在這里孕育了一個氣象萬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嚴寒酷暑,干旱洪澇,……我們既沐浴著大自然的恩澤,又遭受著災害性天氣的侵擾。
了解和掌握氣候變化規律,一直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重要內容,讓我們在這風云變幻之中去探索并揭示氣候現象的真實面目吧。
(板書)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
教師講述:
提問:
1. 廈門這二天的天氣特點?
總結回答:(視當天的天氣情況而定)
廈門的氣候特點?
總結回答:長夏無冬,秋春相連。
2. 什么是天氣?什么是氣候?
(板書) 第一節 天氣和氣候
(板書)一、天氣
在屏幕中打出課文中清晨上學所碰到的四種天氣情況不同感受。老師提問:每天清晨,當你背上書包走出家時,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天氣狀況。
教師總結天氣的概念。
天氣: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況。如晴、雨、氣溫高低、風力大小。特點:多變。
什么是氣候呢?
(板書)二、氣候:指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特點:穩定性。
提問:兩者的區別是什么?(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
1.時間長短不同。
2.天氣時刻在變,具有即時性,易變性;氣候較為穩定,
具有長期性,綜合性、穩定性。
鞏固練習:根據對天氣和氣候的理解,分辨以下幾句話中哪些是說天氣,哪些是說氣候的。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
A.天氣 B.氣候
2.昆明四季如春。 ( )
A.天氣 B.氣候
3.非洲撒哈拉沙漠,終年炎熱,干燥少雨。( )
A.天氣 B.氣候
4. 在未來24小時,本地區將有六至七級偏北風。( )
A.天氣 B.氣候
5.請同學大家討論天氣對人們日常生活有何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又如何來影響天氣的?
提問:這兩天廈門的氣候什么樣?這種問法對嗎?
教師總結:不對,天氣是指短時間,氣候是指長時間的。
導入 :同學們,我們要了解一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如查閱資料,電腦上網等等,但如果我們要了解某個地區具體某天的天氣狀況,就必須關注當地的天氣預報。 (板書)三、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發布的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主要包括氣溫、陰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降水的強度、風力的大小、空氣的能見度等 等。
1.衛星云圖(板書)
播放近期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前的衛星云圖。提問:誰會看衛星云圖?強調: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雨區,白色的程度愈濃,云層越厚,降水強度就愈大。
(過渡)學會看衛星云圖后,要學會看天氣預報圖,要想看懂天氣預報圖,必須學會識別天氣符號。
2.天氣符號(板書)
打開幻燈片,顯示常用的符號。
強調識別:
(1)陽、陰,多云,降雨,臺風、降雪、霜凍、
(2)浮塵,揚塵,沙塵暴,強沙暴
(3)風力的表示:1)風桿,風尾,風旗的認識;2)風的來向就是風向,即在風桿上標有風尾,風旗的一端,如 表示東風, 表示北風。3)風級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風尾表示風為2級,一個風旗表示風力為8級, 東北風力6級,
東南風力8級。(邊講邊畫圖)
3、天氣預報圖(板書)
用電腦打出天氣預報圖,請學生搶答幾個城市的未來24小時的天氣預報,活躍課堂氣氛,加強記憶。
練習:(1)完成課文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與圖中人們進行的活動是否相宜,用制作的幻燈片讓學生搶答。
總結:播放幻燈片對這堂課的內容進行總結
作業 :(1)閱讀課文57頁的大氣環境監測報告收看當晚廈視二套9:20的廈門大氣環境監測報告做好記錄。
(2)鞏固練習:結合今天上課內容收看當晚新聞聯播后的全國天氣預報學會看懂天氣預報圖和衛星云圖,并粗略看懂天氣預報圖。
啟發式導入 法
設問推進法
返回
天氣和氣候
【教學重點】天氣預報圖的使用、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教學手段】
錄像:天氣預報
計算機課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2)天氣形勢圖;(3)各種常用的天氣符號圖;(4)風向示意圖;(5)氣象觀測儀器----百葉箱、溫度計;(6)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圖。
【教學過程 】
(引課出示投影片1)你能夠從投影片中讀出哪些內容?
中央氣象臺城市天氣預報:2002年 05月 28日 20時 至05月29日 20時
城市
天氣現象
溫度(0C)
風向風力
夜間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間
白天
東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陣雨
雷陣雨
31
24
<3
<3
卡拉奇
晴
晴
34
27
<3
<3 <
開羅
晴
晴
32
19
<3
<3
開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晴
晴
20
7
<3
<3
倫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舊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紐約
雷陣雨
雷陣雨
25
16
<3
<3
悉尼
陰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溫度、降水與云、風力風向,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天氣狀況不同等)
(模仿練習)請你仿照投影片內容作本地區的天氣預報,其他同學認真聽,看是否有問題并進行適當的補充(學生活動)(注意天氣預報用語及與當時天氣狀況的基本吻合)
(教師講解)為了更好了解一個地區的天氣狀況,人們制作了天氣圖,在圖中用各種符號和數字表示天氣狀況,你了解它們的含義嗎?
(天氣云圖投影片)(學生活動,說出圖中任一城市天氣預報)
(常見天氣符號與風向示意圖投影片)在天氣圖中,為了更直觀便捷地顯示不同的天氣狀況,人們設計了一些符號(學生辨認,提醒學生注意:風向是指風來的方向,天氣預報中風力較小時一般不在圖中表示)
(承轉)有一個廣州人說他長這么大還沒有看到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訴他何時到何地能看到雪嗎?(開放性問題,學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為什么不看天氣預報,你也能很快地告訴他呢?(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地方的氣候是穩定的,是多年天氣狀況綜合出來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氣預報也可以推測到的)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區的氣候特點嗎?(引導學生主要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說明)這種氣候特征在幾年、幾十年內會有很大的變化嗎?它與我們前面所說的天氣有何不同呢?請你完成下面表格
(總結板書) 引言 天氣與氣候
天 氣
氣 候
定 義
區 別
聯 系
實 例
(教師總結)通過以上討論、分析可以看出,天氣與氣候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
(投影片板書)
(反饋練習)課本想一想P38
【設計思想】
根據教材對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念三方面的要求,設計了三個主要的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以天氣預報為例,使學生了解天氣預報中包含的主要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氣為例,主要是使學生有全世界的觀念,而且潛在的可以看出氣溫的分布是時間、空間的分布都有不同的。為后面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個環節是進行模仿聯系和天氣預報圖的讀法訓練,以使學生更好的運用天氣預報圖,形成一種從地理角度解釋天氣現象的意識。
第三個環節是從學生實際的生活體驗入手,引入氣候的概念及與天氣的關系,因為后面才學到具體的氣候知識,所以不要更多的講解氣候的內容,重點應放在明確天氣與氣候的關系,能夠正確的辨別這兩個概念即可。
上述各個教學環節,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視日常生活體驗,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但是因為內容繁雜,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加強,使學生產生學習本章內容的興趣。
【板書設計 】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和自然景觀
引言 天氣與氣候
世界的氣候 篇8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以學完氣溫和降水兩個氣候組成要素基礎上,從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出發,使學生理解氣候有關知識。教材借前兩節課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大,另一方面使學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情況,教材通過對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的分析,來說明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在依據教材內容設計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本章最后一個標題“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與開頭的“天氣及其影響”首尾呼應,從中強化人地關系這一主題。教材在該內容上主要抓住兩各方面:以實例分析說明,一是不同地區氣候差異導致人類活動的差異,以培養學生地域觀念;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區氣候異常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培養災害意識。教材注重以活動為主、討論氣候變暖為題,使學生認識人類活動也能對氣候產生負面影響。總之,《世界的氣候》一節既作為對全章內容的歸納、綜合,又是對全章內容的總結,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節內容的學習,更為今后學習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認識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大及其復雜多樣。 2.學生能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來引起學生興趣,通過學生對圖片、地圖、圖表、閱讀材料、搜集的諺語、詩詞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師引導學生以描述、對比、實例分析說明、推理、歸納、討論等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要善于運用已學知識去分析解決新知識的綜合能力。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培養學生地域觀念、災害意識及環境意識。3.通過閱讀景觀圖片和資料體會自然的創造力,樹立人地關系的協調發展觀。
教學重點:1.認識世界氣候的復雜多樣及地區差異大。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教學難點: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教學用具;多媒體投影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 綜合分析法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人們常常用“春斐、夏翠、秋金、冬銀”來形象比喻某個地方四季景觀的變化。
多媒體展示投影:1組圖.北京地區的四季景觀圖片
京郊玉渡山春季 八達嶺長城夏季 京郊玉渡山秋季 八達嶺長城冬季
教師引導學生讀圖思考:同一地區,為什么會有這樣大差異?(季節不同,氣候不同所致)
多媒體展示投影:2組.不同地區(南北、東西)同一季節景觀圖片(緯度差異、海陸差異)
二月海南風光 大興安嶺冬景 內蒙古溫帶草原夏季 我國溫帶沙漠夏季
1.讓學生讀圖對比分析回答:影響我國南北方景觀差異的因素是什么(氣溫)?、從東到西的景觀差異影響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你從以上景觀圖的變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師生歸納總結:中國氣候差異很大,那世界的氣候差異會更大。由此導入課題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板書)
一、 氣候的地區差異(板書)
任何一個地區,天氣是經常變化的,那么氣候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天氣與氣候。
1.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板書)
看一看: 請同學們讀教材第57頁圖3.22 a、b、c三幅景觀圖,根據描述表演圖上三個人的不同感受,能告訴大家a、b、c三地景觀不同的原因嗎?(師生總結:因為a、b、c三地的降水不同)
教師引導學生想象一年四季你在南極和海南都能看到什么?為什么?(因為兩地的氣溫不同);師點明:展示情景導入中第2組景觀圖中海南與大興安嶺景觀的差異也是緯度差異導致氣溫不同而形成的。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圖中三人描述氣候時所指時間和要素.
試一試:活動1-1引導學生歸納描述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活動1-2讓學生判斷教材中四句話(‘昆明四季如春“和“極地地區全年嚴寒”是描述氣候;“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和“明天大風降溫”描述天氣).
教師可將學生課前搜集的有關天氣和氣候的諺語和詩詞進行展示,學生判斷,師生糾正總結
教師提醒:通過對前兩節內容的回顧很快得出結論: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氣溫和降水千差萬別,因此世界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
2.氣候的地區差異大(板書)
過度:世界氣候不僅地區差異大,類型多達11種,這里我們主要了解6種氣候類型及分布情況。
3.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板書)
做一做, 展示投影3.23《世界氣候的分布》圖,教師引導學生邊讀圖邊完成表格內容。教師要求學生能在氣候分布圖上指出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并隨學生回答投影展示各類型氣候下的景觀圖片,增強學生對所介紹氣候類型及分布規律的感性認識。
活動1-3表(1)找出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并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區 氣 候 類 型
熱 帶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沙漠氣侯
溫 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氣候
寒 帶 寒帶氣候
(2)找出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陸、西岸的氣候類型,并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區 氣 候 類 型
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 溫帶大陸氣候
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3)除教材第57頁圖3.22舉例描述的a、b、c三種氣候特征外,教師可補充介紹以下三種氣候的分布及特征,
①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大致在北緯10°至北回歸線之間,全年高溫,夏雨冬干,干濕季分明;
②地中海氣候:在地中海沿岸地區分布最廣,主要位于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③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最廣,
全年溫暖濕潤,溫差小。
(4)讓學生對照世界地形圖,看看高原山地屬于哪種氣候?
想一想: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各地氣候的差異的 ?
教師引導:一個地方的氣溫和降水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要素包括哪兩方面?(氣溫、降水)
教師小結:在前兩節,我們已經學習過,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們因此也成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板書)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活動2-1.投影打出圖3.24中的a圖和b圖分別表示赤道地區和南極地區某低氣溫、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比較兩地氣候的特點,說明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
a地全年高溫多雨,b地全年低溫少于且溫差大;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原因是緯度位置不同。
活動2-2.在世界地形圖上,以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為例,說明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教師提供各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再將學生分三組,分別代表大陸東岸、西岸、大陸內部,小組成員合作分析,經其它組糾正得出結論:
受海陸位置影響,大陸東岸—是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西岸是冬濕夏干型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侯;內部是干燥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活動2-3.學生看圖3-25回答:教師可提醒學生考慮氣溫隨高度的遞變率;
a坡降水多,因為它處于迎風坡。
活動2-4.指出影響下列各地氣候的主要因素。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派一名代表回答:
(1)地形; (2)緯度位置; (3)海陸位置。
過度;氣候是自然護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生存在這個自然環境中,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玩等活動必然要與環境發生聯系,
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板書)
先讓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出發,說一說一年四季著裝的變化以及所吃的水果都有什么不同?
然后讓學生讀教材第60頁內容,看看文字內容提供了哪些信息,并加以總結:
第一自然段:氣候對人們穿著的影響;
第二自然段: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第三自然段:氣侯異常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如酷熱、寒潮、洪水、干旱等舉實例說明,教師打出與災害性天氣相關的圖片。
想一想: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實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嗎?
趣聞:被海水追趕的島國—圖瓦盧,大家猜猜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請同學們閱讀第62頁資料分析:找出答案。
教師小結:氣候可以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反過來人類的活動也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談一談:1.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引起哪些危害?
2.針對全球變暖,人類應該如何應對?
教師總結:氣候對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全球變暖警示人們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板書設計】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一、氣候的地區差異
1.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2.氣候的地區差異大
3.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
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板書)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課后反思】天氣和氣候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用綜合分析的方法結合地圖分析緯度、海陸、地形因素和氣溫、降水、氣候之間的因果關系。使學生自主探究生成新知識,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習慣和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在新的課堂教學中,用直觀教學方法突破難點;課堂教學取得
較好效果。
但由于學生接受能力存在差異,難免出現個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如何真正實現學生在新課程中的“全體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還需要在今后實踐中進一步摸索。
世界的氣候 篇9
一、教學要求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難點:分析各類型氣候的特征。
三、教具準備:投影片4張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教學媒體
引入新課
[復習引入]:復習上一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引入:我們平時所講的“氣候”和前面我們所學習的“天氣”,意義是否相同?
“不同”。
講授新課
[板書]: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一、 氣候的地區差異
[閱圖]:讓學生閱讀圖3.22,對照每幅景觀照片看對該氣候的描述,教師引導學生看圖的側重面,如圖a森林、河流,圖b沙漠,圖c四季分明。
[歸納]:引導學生歸納描述氣候關注的時間段和要素(活動1的第一問和第二問)。
[設問]:描述中所說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還是一般年份而言?
l 由此使學生理解: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深入認識]:讓學生看描述中關于氣候特征的內容(如c圖中的“四季分明……很干燥),引導學生認識: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
[板書]:1.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2.氣候要素:氣溫、降水
[舉例描述]: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氣候的理解 并參考圖中對氣候的描述,描述花都的氣候特點(活動1的最后一個問題)。
[比較]:引導學生比較“氣候“與“天氣”的不同,可從關注的時間、要素和變化情況等方面做比較。
[活動判斷]:給出一些描述天氣和氣候的句子,讓學生判斷(活動2)。
[舉例判斷]:讓學生舉例說出一些描述天氣的詩句或句子,然后說出是描述天氣還是氣候。
[轉折]:世界上每個地方的氣溫和降水都有所不同,造成了氣候的地區差異。
[看圖理解]:引導學生看投影片,看圖3.23,通過直觀感受,使學生認識到“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大”。
[板書]:3.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大。
[活動]:p59“活動”第3題,圍繞學生閱讀圖3.23,讓學生邊讀圖邊填表。在學生完成活動前,教師先引導學生復習熱帶、溫帶、寒帶,以及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內容。
l 對于各氣候類型的名稱不必作解釋,成因也不需要分析。
l 各氣候類型的分布,主要要求學生能在圖3.23上指出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l 各類型氣候的特征,圖3.23上舉例介紹了其中的三個,教學時可適當補充介紹兩三個(讓學生看地圖冊p25,舉一些常見的氣候類型讓學生分析氣候特點,如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等),加深學生對氣候類型的認識,但不要求學生記憶。
l 讓學生對照世界地形圖,看看高原山地氣候的分布。
[轉折]:世界形成各種各樣的氣候類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板書]: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活動]:出示相應的投影片,認識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然后總結各因素對氣溫和降水分布的影響。
第1題答案:a地全年高溫多雨,b地全年低溫少雨且溫差大;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原因是緯度位置不同。
第2題答案:受海陸位置影響,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是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西岸是濕潤的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部是干燥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第3題答案:a坡降水多,因為它處于迎風坡。
[板書]:
因素 影響
氣溫
降水
緯度
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赤道降水多,兩極降水少
海陸
海洋冬暖夏涼,陸地冬冷夏熱
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
地形
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
[活動]:讓學生完成p60活動第4題,判斷影響各氣候的主要因素。
[轉折]:氣候對人類會有什么影響呢?
[板書]: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同地域,由于氣候條件不同,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也有差別
[列舉]:讓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說說一年的不同季節,人們穿衣、飲食以及當地農業生產有什么不同。
[活動練習]:引導學生做相應的活動題(活動第1題對應于氣候與生活,第2題對應于氣候與生產,第3題對應于氣象災害),讓學生分別舉例說明氣候對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以及氣象災害的影響。
[歸納]: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不同地域,由于氣候條件不同,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也有差別。
看圖歸納。
“一年;氣溫和降水”。
“一般而言”。
閱讀。
回答問題。
比較概念。
活動。
舉例分析。
看圖認識。
活動:填表。
看圖認識。
緯度、海陸、地形。
活動:回答問題。
活動。
列舉說明。
活動練習。
歸納。
投影片:1月哈爾濱、廣州自然景觀圖
投影片:1赤道、兩極降水量的月份分配;2同緯度的自然風光;3地形雨示意圖。
開放性思考
[討論]:讓學生自由發揮,討論氣候變暖的影響,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對氣候有影響,因此,人類應該理性地控制對氣候有負面影響的活動。
討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