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教學設計示例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十國起止時間;五代名稱及統治地區;后周世宗改革的內容和作用;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影響;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及結果。
通過歷史材料與插圖的教學,培養學生確定歷史時空結構與再現歷史情景的能力。通過周世宗改革、北來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王安石變法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正確觀點分析歷史事件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通過指導學生把歷史材料和圖表聯系起來進行想象,建立正確的歷史時間和空間定位,再認再現歷史現象,并挖掘其本質。通過指導學生對周世宗改革、北宋加強中央集權和王安石變法措施的學習,理解其內容,探討其結果,進而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作出正確的評價。
通過五代十國分裂到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的教學,引導學生認識戰亂危害和逐步消除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對學生進行維護國家統一和促進社會發展的教育。通過范仲淹名言和王安石改革的教學,培養學生憂國憂民的高度責任感和堅定執著的進取精神。
教學過程
導入 :
同學們,我們知道:唐朝安史之亂以后,地方上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地方節度使飛揚跋扈,根本不把中央的官員放在眼里,甚至公開與中央對抗。但是到了北宋中期,地方將軍們卻對中央派去的文官唯唯諾諾,誠惶誠恐,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你們想知道這里為什么嗎?好,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去尋找答案。
學習指導和“探究過程”:
一、五代十國
向學生演示“五代十國更迭表”和“五代十國前、后期形勢”圖以及相關圖片、文字資料。使學生著重了解五代的統治區域,五代十國是唐朝后期藩鎮割據局面的繼續和擴大,以及當時軍閥混戰給人民生活、生產帶來了嚴重破壞,廣大人民渴望統一。
關于周世宗改革,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了解改革的主要措施。著重指出改革增強了后周的國力,為以后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面奠定了基礎。
二、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陳橋兵變(960年、趙匡胤、東京)
(結合地圖演示陳橋兵變圖片),由學生結合教材小字內容講述“陳橋兵變”的故事,強調北宋建立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定都地方。
2.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⑴原因:唐中期安史之亂以后,地方專權導致國家分裂的歷史以及北宋的建立本身也是通過將領反動政變奪權的方式實現,使北宋初期的統治者深感加強中央集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⑵措施:引導學生回憶秦朝以來歷史上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并總結其共同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含義的理解。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北宋的統治者面對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局面,將如何解決?在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由學生概括出具體措施。教師向學生演示相關媒體資料,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和理解。
⑶結果:結合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具體措施,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地方軍權、政權、財權收歸中央,中央權力又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中央集權的加強,根除了唐朝中后期以來地方權力過大,最終導致國家分裂的局面,起到了維護國家統一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引導學生認識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所帶來的弊端。這也是王安石變法的背景。
3.王安石變法
教師結合圖片、文字簡介王安石,(學生能回答出王安石的相關知識更好)。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⑴王安石為什么要變法?其目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指出北宋中期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社會危機和邊疆危機。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希望通過變法,實現富國強兵,解決以上危機,維護北宋的統治。
⑵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王安石變法主要措施”表,幫助學生掌握變法的名稱,結合內容分析變法措施的作用。變法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強了國家的經濟、軍事力量。緊緊圍繞富國強兵這個核心內容。
⑶王安石變法為什么最終失敗了?
變法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變法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個人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宋神宗死后,1086年,反對變法的司馬光任宰相,新法幾乎全部被廢除,變法最終失敗了。
王安石變法雖然失敗了,但王安石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和激流勇進的精神和膽識一直為后人稱頌。指導學生以“我看王安石變法”為題寫一篇小短文,并進行簡單交流、總結。
總結歸納過程:
本課以多媒體為教學平臺,以師生交流為主要學習方法,把本課主要內容總結在一張幻燈片上,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展示給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對本課主體內容有直觀認識。學習之后,教師指導學生以圖示的方法將主體內容總結出來,使學生從宏觀上掌握本節課內容,教師強調重點內容是“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王安石變法”。
課后活動提示:
請學生以“王安石變法”這一內容為主,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或網絡,收集相關資料豐富和完善“我看王安石變法”這一短文或制作小課件,并將成果在班級內展示、交流。
板書設計
一、五代十國
1、五代十國的更迭:907年
2、后周世宗的改革
二、陳橋兵變:960年、趙匡胤(宋太祖)、北宋、東京
三、“杯酒釋兵權”
1、“杯酒釋兵權”
2、派文臣擔任地方官
3、派官員管理地方財政
4、皇帝直接控制禁軍
四、王安石變法
1、變法的歷史背景
2、變法的內容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