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變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多媒體展示嫦娥奔月圖片,并配以音樂,由同學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導入新課,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或播放“大禹治水”動畫,引導學生回憶與大禹有關的史實,說明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憑借日益增長的威望和權力,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
家。由此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落實目標)
(一)夏朝的興衰
1、夏朝的建立
首先請同學觀看多媒體屏幕上《夏朝統(tǒng)治區(qū)域示意圖》并閱讀課后自由閱讀卡,為學生設疑:這些歷史資料說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國家了),并由此讓學生總結出夏朝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和特點。然后提出問題:我國從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發(fā)展到奴隸制國家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請同學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2、末代暴君夏桀
首先多媒體展示《夏桀把人當坐騎》插圖,引起學生注意,然后閱讀教材,請同學討論:夏桀比得上禹嗎?表現(xiàn)在哪里?這樣學生在討論中得出結論,自然能體會到夏朝的滅亡,并由此因此本課第二個內(nèi)容――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對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講述;
1、提出問題:商湯為什么能滅夏?學生在討論中得出結論,自然記憶夏的滅亡和商的建立 。
2、指導學生討論:后世為什么把商朝又成為殷朝?當時商王盤庚為什么要遷都?引出商王盤庚遷都的內(nèi)容。在討論中加深印象。
3、多媒體展示《商都城示意圖》,請同學指出商的統(tǒng)治區(qū)域,設問這樣的一個大國是怎樣滅亡的呢?過渡到暴君商紂。請同學講述紂王的殘暴,給商的滅亡打下伏筆。
4、請同學表演“姜太公釣魚”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佳話,在表演中使同學了解文王求賢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文王的做法為武王伐紂奠定了基礎,過渡到牧野之戰(zhàn)
5、多媒體展示《牧野之戰(zhàn)示意圖》,請同學描述當時戰(zhàn)爭的景況,得出牧野之戰(zhàn)導致商滅亡西周建立。
6、最后請同學分組討論教材23頁“動腦筋”分析回答: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指導學生可以從三個方面思考:首先,夏桀、商紂的極端殘暴統(tǒng)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隸的不滿和反抗。其次,商湯和周武王伐無道、除暴君,結束夏桀、商紂的殘暴統(tǒng)治,深得人心。最后,商湯和周武王能夠重用賢人,聯(lián)合周邊小國、部落,抓住時機一舉取勝。并設問西周建立后怎樣才能鞏固統(tǒng)治,過渡到下一個內(nèi)容。
(三)西周的分封制
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也是難點。所以,采用提問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思考西周統(tǒng)治者怎樣才能把被征服的廣大地區(qū)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對被分封的諸侯采取什么辦法控制?(內(nèi)容)分封制實行的結果如何?(作用)請同學自由討論,然后選派代表回答,各組可以互相辯論,在辯論中掌握知識,并且有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
問題解決之后,多媒體展示西周等級示意圖,讓學生到大屏幕前標出每一等級的名稱。
三、課堂小結(反思完善)
針對本課的內(nèi)容和特點,進行整合。
1、 請同學制作一個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可以自己設計,并展示,教師給予評價。
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夏朝建立 禹
約前16XX年 湯滅夏,商朝建立 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