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2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張騫勇于冒險、勇于開拓、忠于國家、堅忍不拔的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了解新疆歷史、維護國家的統一。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一、重點:西域的地理范圍;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西域都護府的設立。
二、難點:西域的地理范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具體任務及完成情況。
三、教學突破:指導學生讀圖,找出西域的大致范圍、張騫通西域的時間、出發點、最遠點、所經國家、主要任務,讓重難點知識在一張圖上凸現出來,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讀圖能力。
【教學準備】張騫出使西域示意圖的動態課件、西域風情的電視片、張騫像的投影;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播放影片,引入情景
談話:同學們,西域是我國西北蔥嶺以西廣大地區的總稱。它遼闊、神秘、美麗。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西域去走一走、看一看。播放西域的風情電視短片,讓學生感受西域
二、西域
1、引導:此時此景,同學們都在想些什么呢?(美麗的西域在什么地方)
2、出示張騫出使西域示意圖的動態課件,講解西域的地理位置,并讓學生認真觀察識記。
3、設疑:和我們內地一樣,西域有人類生存,那么,他們是怎樣生活的呢?請看書67頁輔欄內容。(閱讀相關內容,知道西域的人們是如何勞作、生養的,知道很早的時候西域就和內地有聯系)
三、張騫出使西域
1、過渡:從閱讀中,同學們一定了解了大量的信息,知道了內地與西域早有聯系,但顯然的是西漢對西域的了解不夠,于是漢武帝劉徹招募勇士前往西域探險。請同學閱讀教材68頁的內容,了解漢武帝招募人出使西域的原因。(學生閱讀找出答案)
2、出示張騫頭像的投影或者圖片,簡略告訴學生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出發的時間、出發地點、任務、主要經歷、返回時間、地點等,使學生對張騫出使西域的史實有大致了解,并使學生明白張騫出使西域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3、組織學生閱讀教材69頁輔欄內容,了解張騫在出使西域的過程中的危險經歷。
4、簡單介紹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況。(與第一次比較加深印象)
四、西域都護府
1、向學生講解,使學生明白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后,內地與西域的聯系密切,西去東來的人員增多,這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2、進一步講解:張騫出使西域后,內地與西域的聯系加強,各民族往來頻繁,為了保護商旅、管轄西域的政治軍事,西漢政府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學生在地圖上找到西域都護府的位置,明白其設置的作用和意義,知道自古以來新疆就是我國固有的領土。)
3、結合一系列成果,組織學生分析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并分析評價張騫。
(意義:具有開創性,加強了內地與西域的相互了解,促進了內地與西域各族的往來,為西域西域都護府的設置奠定了基礎。張騫敢為天下先,不辭辛勞,冒著生命的危險兩次出使西域,雖然沒有完成西漢政府交給她的任務,但是客觀上促進了西漢政府加強對西域的了解及后來的管轄。張騫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中華民族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五、本課總結:本課講述了西漢漢武帝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加強內地與西域的交流,也促進了西漢政府對西域的管轄的史實。
【教學反思】
第13課 西漢時期的對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