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9課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點擊::第一范文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掌握少數民族政權遼、西夏、金的先后興起。掌握陳橋兵變及北宋的建立,遼宋戰爭和澶淵之盟,宋夏和戰,宋金戰爭。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飛抗金,宋金議和及對峙局面的形成。通過學習,把握民族政權并立這一特殊時代的基本脈絡。
二、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和思考本課所敘述的各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和戰關系,一方面正確認識契丹、黨項、女真等少數民族對我國北部和西北部邊疆地區的開發所作出的貢獻。另一方面,認識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終是我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主流,正確認識澶淵之盟、宋金議和對民族和平與發展所起的作用,培養學生辯證地認識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習和思考本課所敘述的各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和戰關系,正確認識契丹、黨項、女真等少數民族對我國北部和西北部邊疆地區的開發所作出的貢獻。
2.通過學習民族戰爭,對戰爭性質形成正確的認識,不能用異族、侵略的說法,只能從正義和非正義的角度來分析,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即中國歷史上所出現的任何民族都屬于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從而更正確地看待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教學重點
1.契丹的興起和與北宋的關系
2.女真建立金和岳飛抗金
●教學難點
1.正確評價澶淵之盟
2.正確評價岳飛抗金
●教學方法
1.總括法。對于本單元的內容,由于其結構的特殊性,可以用總括法讓學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2.講述法。對于一些不常見的史實,可由教師講述,使學生把思路搞清。
3.圖片示意法。對于契丹的興起,可以用該民族生活習俗的圖片和文字的圖片演示,讓學生對契丹的興起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4.分析講解法。對于本課的兩個重點內容,需要教師分析講解。
5.引導評價法。對于岳飛抗金和岳飛被害等內容,可以通過增加一些材料,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正確評價。
●教具準備:投影儀及相關圖片
●--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預測與對策
復習導入 導入語例示一: [投影顯示]
同學們,在投影打出的兩幅圖中,含有兩個故事,一個是青牛白馬的故事,一個是黃袍加身的故事。那么,青牛白馬的故事是我國古代哪個少數民族的傳說?“黃袍加身”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趙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在這一時期我國鼎峙并立的主要有三個政權,分別是什么?這些,都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導入語例示二:
[投影顯示]
月兒彎彎照九州,
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
幾家飄散在他州。
同學們,這是1127年開封城破,北宋滅亡時流傳的一首歌謠。你知道它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嗎?你知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精忠報國”、“直搗黃龍”、“莫須有”等成語典故的來源嗎?學習了這一課的內容,你就會全明白的。
新課學習
[板書]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第9課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一、契丹的興起和陳橋兵變
1.契丹的興起和阿保機建國[板書]
[教師講述]關于契丹族興起的傳說,在關于青牛白馬的故事里已有體現。其實,契丹族的興起遠不像故事里講的那樣簡單。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契丹族興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