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重心的南移教學示例
[教師組織]下面我們進入課堂小結階段,一是同學們按自己在下面排練的情況演一個小短劇,劇中要把東京街上出現的現象重現一次以表明宋代商業的繁榮。二是我們通過投影把本課內容再系統一下。下面先進行第一個活動。
(要求:活動中要以宋朝的歷史作背景,再現當年東京城的繁華景象。例如:可以以一個游客的身份逛京城,沿途見到的應該有絲織品、瓷器、瓦肆里聽書、看賣藝、買東西可用紙幣等,總之,通過活動,使同學們能接受課本中的知識,加深印象。讓本文的一些知識點:占城稻、茶葉、絲織品和棉紡織品、瓷器、交子等在學生的腦海里扎根)
(教師在學生演完之后,引導學生列表歸納總結)
[投影顯示]
[教師強調]同學們,到現在為止,我們對五代遼宋時期江南經濟的發展就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布置作業]
一、選擇題
1.我國最后完成經濟重心的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答案:d
2.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
a.美國的“美元” b.中國的“交子”
c.英國的“英鎊” d.法國的“法郎”
答案:b
3.南宋最大的商業都市是
a.開封 b.臨安
c.廣州 d.泉州
答案:b
二、簡答題
隋唐科舉制明確規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宋朝的科舉放寬尺度,允許商人中有“奇才異行者”應舉,這說明了什么?
參考答案:隋唐科舉制的規定表明官府對商人采取政治上的岐視政策,反映了官府對商業活動的壓制。宋朝放寬對商人參加科舉考試的限制,表明了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政治上的岐視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業活動的發展在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
板書設計
第10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活動與探究
1.想一想,人們為什么要發明紙幣?紙幣與金屬貨幣相比有哪些優點?今天的貨幣又有了什么新發展?
隨著宋代商業活動發展,金屬貨幣因沉重不便攜帶,因此人們發明了便于攜帶的紙幣。紙幣比金屬貨幣攜帶方便,可以在較大范圍內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紙幣由國家統一發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區域更為廣泛,印刷更為精美,有防偽技術,不易仿造;同時紙幣的發行、管理也更加科學。(本題的思考和回答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答案可以是多樣的)
2.查資料,了解交子的出現和紙幣的發行。
參考資料:
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成都16家富商聯合起來,發行世界上第一批紙幣——交子。這些交子“同用一色紙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鋪戶押字,各自隱密題號,朱墨間錯,以為私記”。交子的面值,要到具體使用時,臨時填寫。持幣者到“交子鋪”交納現錢,交子鋪如數在交子上填寫貫數,然后交給持幣者。以后,交子持有者可以到任何一個有聯系的交子鋪,將交子兌換成現錢,不過在兌換時每貫要多交30文,作為手續費。交子的使用,免除了人們特別是商人肩挑車載負鐵錢到處奔波之苦,便利了商品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