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
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能力目標
1.認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增強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增強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1.生態系統的組成。
2.食物鏈和食物網。
●教學難點
1.增強愛護動物和保護動物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2.理解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人類必須保護生態平衡。
●教學方法
“自學——引導”式教學。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準備一個水族箱或制作一個生態小瓶,里面有小魚、小蝦、水草、假山等。一段可以反映食物鏈和食物網的錄像片。以及森林遭到砍伐、草原因過度放牧而沙漠化的多媒體或圖片。
2.準備學生:記錄近日所食用的食物的名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創設情景,質疑引入)
生態系統的概念
教師:(展示水族箱)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水族箱,你們都發現了什么?
學生:小魚、小蝦、水草、假山。
教師:很好,除了這些以外,還有我們看不到的一些物質和能量。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影響生物的環境因素。
學生甲:還有空氣、光照。
學生乙:還有水。
學生丁:還有水中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
教師:非常正確。就像水族箱這樣,在一定的區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我們從這個小水族箱感受到了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那么,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究竟有何關系呢?
[講授新課]
一、布置自學,交流提高
生態系統的組成
教師:請大家來仔細閱讀,思考書中22頁中的兩段文字,認真讀圖(書中23頁的資料分析)并討論回答問題。
學生:(觀察、討論、分析)
教師:哪位同學回答一下,在生態系統中,植物、動物和真菌分別扮演著什么角色?
學生甲:在生態系統中,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機物,不僅養活了植物自身,還為動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學生乙:動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因而叫做消費者。
學生丙:細菌和真菌能使動物體和植物體的造體和造物分解,所以它扮演的是分解者。
教師:非常好!我有一個提議,一組的同學扮演植物,二組的同學扮演動物,三組的同學扮演細菌、真菌,四組的同學扮演非生物因素。每一個扮演者展示出所扮演對象的特點,注意,要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學生:分配角色并討論臺詞:扮演成動物的同學說,我們動物家族可龐大了,我們的食物可豐富了,有各種各樣的青草和甜美的果實,還有香噴噴的肉,別以為我們只知道吃,我們還能捎帶為植物傳播種子呢。
扮演植物的同學說:我們的數量最多,我們形態各異,沒有我們就沒有綠色的大自然,沒有甜美的果實和好聞的花香。雖然動物們要把我們吃掉,可是不要緊,我們有扎在地下的根,有到處傳播的種子,過不了多久我們就又郁郁蔥蔥的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呀;
扮演真菌的同學說:自然界中每天都有許多垃圾,比如:動物的尸體,腐爛的植物,如果沒有我們,它們將堆積如山,想想看那將是多么可怕的景象。只有我們慢慢地分解它們,才會使它們變成營養豐富的養料,為植物提供營養,使它們健康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