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
答案:能。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統。水族箱中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其他小生物中存在分解者,這些構成了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指箱中水、礦物質以及自然界的陽光等。生物從非生物環境中獲得物質和能量,同時對環境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說它是一個生態系統
12.下列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部分生物,請用箭頭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并據圖分析:
(1)你連接的食物鏈有多少條?______________。
(2)最長的食物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蛇的數量減少,短期內數量增加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數量減少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生態系統中各生物數量能長期保持相對穩定狀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植被被大面積破壞,你預測該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將怎樣變化?______________。
答案:(1)11條
(2)
(3)青蛙、吃蟲的鳥和鼠 蜘蛛、食草昆蟲等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5)將減少
●活動與探究
課題:建立人工生態球
目的:通過建立人工生態球,探究創建微型生態系統的條件。
原理:生態系統的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材料:水族箱、生物等。
方法步驟:1.選擇水族箱、魚缸等。
2.選擇并投放生物。
3.管理:如定期充氣、換水、喂餌料等。
結果分析:建立人工生態系統要注意什么?
想建立一個封閉的人工生態系統,你認為是否可能?
●板書設計
生態系統
食物鏈和食物網
●備課資料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
生態系統的概念是由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a.g.tansley,1871~1955年)在1935年提出來的,他認為,“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學上使用的‘系統’整體。這個系統不僅包括有機復合體,而且包括形成環境的整個物理因子復合體。”“我們對生物體的基本看法是,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有機體不能與它們的環境分開,而是與它們的環境形成一個自然系統。”“這種系統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單位,它們有各種大小和種類。”
隨著生態學的發展,人們對生態系統的認識不斷深入。20世紀40年代,美國生態學家林德曼(r.l.lindeman)在研究湖泊生態系統時,受到我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這一諺語的啟發,提出了食物鏈的概念。他又受到“一山不能存二虎”的啟發,提出了生態金字塔的理論,使人們認識到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和能量流動的特點。今天,人們對生態系統這一概念的理解是: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整體。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之間進行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的基本功能單位。
二、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關系
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既是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的物質和能量的最終來源,同時,作為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又影響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分布、生理和習性等。所以說,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生態系統存在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