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沒做成的再做。
有了剛才的體驗,請學生回答反射行為是怎樣發生的的?反射的發生需要什么條件?結果是什么?反射是通過什么結構來完成的?從而歸納出反射概念中的三個關鍵詞:刺激、神經系統、規律性反應。把三個關鍵詞串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從而得到反射概念。
小結: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想一想,膝跳反射、縮手反射和排尿反射是生來就有的,還是生活中逐漸獲得的?是生來就有的。
膝跳反射受大腦控制嗎(發生反射時,大腦有沒有意識叫小腿跳起)?為什么?
膝跳反射沒有思考的過程,有關的神經中樞在脊髓內,不受大腦控制。
大腦是如何感覺到膝蓋被叩擊了?脊髓中有通向大腦的神經,將這一神經沖動傳至大腦。
膝跳反射是因為快速叩擊了膝蓋下面的韌帶,大腿的一些肌肉就會迅速收縮,從而使小腿抬起。像這樣,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叫反射。
類似的例子很多,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引導學生舉例:物體在眼前突然出現時會眨眼;嬰兒膀胱里尿液多了,就會立刻排尿;有的人看電影,隨著劇情的變化而變化;氣管內有異物會咳嗽不停;人遇冷后會打顫;聽到有人罵自己,會氣得面紅耳赤,等等。
教師小結:大家說得很好。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內外各種刺激所做出的有規律的反應就是反射。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神經系統在完成調節功能時,常常會產生疲勞而使調節功能降低。因此,同學們每天都要有充分的時間休息,以利于調節功能的恢復,使學習效率充分提高。同時,同學們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把每天的學習、運動、休息和睡眠等時間作合理安排,形成以時間為信號的條件反射。一旦形成條件反射,也就養成了有規律的學習生活習慣。
練習:
要求學生快速回答幾個判斷題,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
1、司機看到紅燈就停車,是反射嗎?
2、含羞草受到觸摸會合攏葉片,是反射嗎?
3、草履蟲遇到棉花會改變運動方向,是反射嗎?;
然后分組討論以上各題為什么“是”或“不是”。
學生代表發言交流。
教師點評:(肯定、表揚、然后點評不足)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反射是通過神經系統一定的神經結構接受刺激,對刺激做出反應的活動過程。那么,反射的神經結構是怎樣的呢?
【講授新課】
下面我們共同分析一位同學突然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后,來不及考慮就迅速松手的反射,請看課本p102圖。看圖,思考。
手的皮膚上有許多感受熱刺激的結構,我們稱為--感受器(教師板書,下神經結構都板書)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產生--一種“燙”的信號。
這就是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信號)通過何結構傳到脊髓呢?傳入神經。
傳入神經將神經沖動傳到神經系統的什么位置?脊髓中特定的神經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