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1.使學生認識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和吸收的過程。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和交流能力。
探
究
暴
食
暴
飲
引
起
消
化
不
良
的
原
因人的消化系統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時不能正常發揮其功能。組織學生討論:你在日常生活中得過哪些消化系統疾病呢?青少年暴食暴飲常常會引起諸如消化不良這樣的消化道疾病。設問:暴食暴飲為什么會引起消化不良呢?引出問題的探究討論后交流:拉肚子、腹脹、腹痛、嘔吐、胃炎、胃酸過多等。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
用身邊事作為話題,學生參與熱情高,主動性強。
指導學生查閱p67-68關于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和p69關于唾液、膽汁消化作用的介紹,分析為什么暴食暴飲會引起消化不良。
小組內討論,嘗試提出探究問題。
1.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懂得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3.學習生物學,很重要的方法是動手實驗,在動手實驗中往往能學到知識,鍛煉能力,而且能發現新的問題,發現問題后要展開討論,提出可能的假設,再制定計劃,實施實驗,又能解決問題,這樣循序漸進,在做中學,學中做,不僅豐富知識,發展能力,而且開發了智力,獲得了新發現。提高學生素質,增強學習生物的興趣,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
視頻呈現:1.馬叮啉廣告片段; 2.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
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對問題
作出假設。
對于問題作出如下假設: 1.暴食暴飲,過量食物影響了消化器官的功能;2.暴食暴飲,過多的食物不能被有限的消化液全部消化; 3.暴食暴飲,消化液被大量食物沖淡,對食物的消化作用減弱; 4.暴食暴飲,食物在口腔內未被充分研磨、混合; 5.暴食暴飲影響了胃的正常蠕動,食物未能與胃液充分混合。
指導學生設計實驗進行探究,評價學生的探究設計。
引導學生分組實施實驗探究:唾液對淀粉糊的消化。
指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討論問題:
1.各組設置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是什么?
2.實驗組和對照組中的淀粉糊都變藍,什么原因?
3.如何充分利用好手邊的實驗器材和藥品?
提出改進實驗方法,重新設計實驗,在全班交流,再次進行實驗。
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進行全班交流。制定探究計劃,實施探究。提出如下較為合理的實驗方案:1.取4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b、c、d,各注入2ml淀粉糊;2.用涼開水漱口后,用小燒杯收集唾液;3.向a試管內滴加清水2ml,向b、c試管各滴加2ml唾液,向d試管滴加1ml唾液;4.振蕩,將4支試管同時放入約37℃水中恒溫保存10min,同時取出4支試管冷卻;5.向4支試管中各加2滴碘液,觀察4支試管內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實驗結果:
a試管內溶液變成藍色,b試管不變色,c試管變成淡藍色,d試管不變色。
實驗結論:唾液能消化淀粉。唾液過少,或與食物沒有充分攪拌,都會影響消化,也就證明了暴食暴飲會使食物不能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過多的食物,從而引起消化不良。
課堂
小結
小結、評價并補充:暴食暴飲后會出現頭暈腦脹、精神恍惚、腸胃不適、胸悶氣急、腹瀉或便秘,嚴重的,會引起急性胃腸炎,甚至胃出血;大魚大肉、大量飲酒會使肝膽超負荷運轉,肝細胞加快代謝速度,膽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損害,重癥者可致人非命。研究發現,暴飲暴食后2小時,發生心臟病的危險幾率增加4倍;發生腹瀉時,老年人因大量丟失體液,全身血循環量減少,血液濃縮粘稠,流動緩慢,而引發腦動脈閉塞,腦血流中斷,腦梗塞形成。一旦出現上述不良后果,也不必驚慌失措,癥狀重者應及時就醫,進行正確處理,以防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