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教學設計
展示:1、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作支架。(討論得出:保證氣流暢通。)
2、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內表面的黏膜, 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還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 管。(討論得出:鼻毛和黏液吸附空氣中的塵粒,鼻腔溫暖和濕潤空氣。)
3、氣管和支氣管樹的構造:纖毛、黏液、腺細胞等。(討論得出:腺細胞分泌黏液,可使氣管內濕潤并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纖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通過咳嗽排出體外。支氣管在肺葉中一再分支,成為各級支氣管,越分越細,越分管壁越薄,可以增加外界空氣與肺組織細胞的接觸面,增加氣體交換量。)
討論結束,選擇部分學生交流匯報,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得出結論。
概括呼吸道的作用:1、氣體進出的通道。
2、具有溫暖、濕潤、清潔空氣的作用。
小結與環境教育:人體呼吸系統有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呼吸道不僅是空氣的通道,而且對吸入的空氣進行溫暖、濕潤和清潔等處理。但是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嗎? (不能) 我們在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時,仍然可能得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展示:例子)說明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能力是有限的。保持環境中空氣的新鮮清潔(如不要隨地吐痰等),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板書設計:
第三章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一、 探究人體呼吸作用與生命活動的關系
二、呼吸系統的組成
1、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2、肺
三、呼吸道的作用
1、氣體進出的通道。
2、具有溫暖、濕潤、清潔空氣的作用。
附件1:
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及病變器官對照表
疾病名稱 病變器官
鼻炎 鼻
咽喉炎 咽喉
氣管炎 氣管
支氣管炎、哮喘 支氣管
感冒 呼吸道
肺炎、塵肺 肺
附件2: 《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課堂學習卷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探究人體呼吸作用與生命活動的關系
資料1:長跑運動員在跑步過程中,不僅四肢和全身在活動,而且胸腹起伏劇烈,嘴張開,呼吸急促。
資料2:一個人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測得體溫是37℃
討論題:提供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和維持體溫相對穩定的能量從哪里來?
討論結果:
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