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節一 骨堅而不重,硬而不脆
經過這些問題的討論學生可以對骨的結 構特點和各部分的結構功能有一個大致的認識。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取一段小動物的骨,折一折,敲一敲,認識其折不彎,敲不斷的特性。并思考這種特性是怎樣產生的。
在教師的引導下閱讀“技能卡”認識“脫鈣骨”“煅燒骨”的概念和特性。并學習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和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探究竟1”的探究活動。
各小組進行交流得出關于骨的成分的結論:骨既含有脆硬的無機物又含有柔韌的有機物。
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動物的長骨進行觀察,并針對教師提出的討論問題進行討論,充分認識長骨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
大家談
本部分的第一個問題,通過對“探究竟1”的結論進行總結就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個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脫鈣骨”的例子,思考老年人容易骨折是因為哪種成分少了造成的?并進一步思考“從這個現象上可以看出青少年和老年人骨的組成成分有什么不同?” 教師進而結合實際用的有關知識 進行講解。
通過討論總結出:骨硬而不脆是 與骨的成分有關,堅而不重與骨的管狀結構有關。
在教師的提示下,討論老年人容易骨折的原因
知識鏈
本部分內容包括兩方面的知識。一個是骨的結構;另一個是骨的成分及特性。這兩個知識內容在“探究竟”的過程中都已經有所完成,在這里教師可引導學生將以獲得的知識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并結合掛圖對人體的骨骼簡單的進行介紹。
(一)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探究竟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出骨的結構和成分以及骨的特性等。
(二)對照教師出示的骨骼掛圖,對人體的骨骼系統 進行認識。
實際用
(一)關于骨的成分變化的問題,在 “大家談”部分,已經有所滲透。這里教師可以“舊事重提”,提問學生“老年人為什么容易骨折呢?”引導學生對骨的成分變化的回憶。然后教師,設問“青少年骨的成分與老年骨的成分相比有什么差別?這種差別決定了青少年的骨有什么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我們應注意些什么呢?”通過對這一連串問題的討論回答,學生可認識到青少年骨的彈性大,硬度小,容易變形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青少年應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勢。此外,課桌椅高度不合適或室內的光線過暗等也會造成學生的姿勢不正確。因此,還要配有高度合適的桌 椅,保持光線的充足。
(二)教師安排學生閱讀課本關于骨折處理方法的段落。然后,教師演示正確的方法,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
在教師的引導下討論青少年骨骼的特點以及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項。
練習骨折的救護方法。
想一想+試試看
安排學生閱讀自學,并播放關于扁平足的圖片幫助學生學習。
在 學生閱讀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想一想”的兩個問題。
閱讀課文并對課本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
板書設計
第六章第一節一 骨堅而不重,硬而不脆
一、骨的成分
無機物:脆硬
有機物:柔韌
二、骨的結構
骨膜、骨質、骨髓
三、健康生活
1.人一生中骨成分的變化
2.青少年注意事項 四、骨折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