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精選2篇)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篇1
課題
第一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教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概括藻類、苔蘚、蕨類植物的主要形態、結構特征和生活環境; 2.舉例說明藻類、苔蘚、蕨類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 認同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重點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主要結構特點
難點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主要結構特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演示實驗材料用具
課型
新授課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入 甘蔗莖中富含輸導組織。 二、講授新課 植物可分為4大類,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1、藻類 觀察水綿,注意形態結構,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 提出問題: ①列舉單細胞,多細胞藻類植物; ②藻類植物的生活環境; ③藻類植物的結構特點; ④藻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以水綿為例介紹藻類的形態結構特點。 總結: 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大部分生活在水中,無輸導組織。 2、苔蘚 觀察葫蘆蘚,注意形態結構,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 提出問題: ① 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 ② 苔蘚植物的結構特點。 以葫蘆蘚為例介紹苔蘚的形態結構特點。 思考:火力發電廠周圍為何很難找到苔蘚植物? 總結: 苔蘚植物有莖葉和假根,無輸導組織,可做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類 觀察腎蕨,注意形態結構,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 提出問題: ①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 ②蕨類植物的生活環境; ③蕨類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以腎蕨為例介紹苔蘚的形態結構特點。 思考: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為何還要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總結: 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有疏導組織。 出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形態結構,生活環境和與人類關系對比表格。 三種植物的生活環境為從水生到陸生,形態結構為從簡單到復雜。 通過實物,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 創設情境,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安排組長拿出水綿,組織學生觀察、討論。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說明水綿的細胞結構,引導學生得出,藻類無根莖葉的分化。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安排組長拿出葫蘆蘚,組織學生觀察、討論。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說明葫蘆蘚的結構,引導學生得出,苔蘚有莖葉和假根,無輸導組織。孢蒴與生殖有關。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找出答案。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安排組長拿出腎蕨,組織學生觀察、討論。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說明腎蕨的形態結構,引導學生得出,蕨類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 出示問題,引導思考回答。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給出表格,指導學生填寫。 出示三種植物生活環境,形態結構的縱向對比。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 思考,回答問題。 觀察、小組討論。 自學,小組討論并作出回答。 理解藻類無根莖葉的分化,無輸導組織。 思考,回答問題。 觀察、小組討論。 自學,小組討論并作出回答。 理解苔蘚有莖葉和假根,但無輸導組織。孢蒴為苔蘚的孢子囊,內有孢子,與生殖有關。 閱讀課本,找出答案。 思考,回答問題。 觀察、小組討論。 自學,小組討論并作出回答。 理解蕨類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 理解葉子背后有孢子囊群,孢子生殖離不開潮濕的環境。 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閱讀課本,填寫表格。 思考,回答。 解題,回答問題。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篇2
教學目的及要求:
1、概述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環境;
2、說出對生物圈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
3、關注的生存狀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4、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能力。
重點:
的形態特征、生活環境、生存狀況。
難點:
的形態特征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一些常見的實物和標本;
準備卡片(本課為競賽形式);
結合教學目標 出一些競賽題;
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形式:
本節課為競賽形式,全班根據學生的座位分為四個大組。學生回答問題為抽簽形式。抽到的那位同學回答問題(這樣較公平也活躍氣氛)。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 出四組試題(每組四道難易度相當的題),試題中包含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學生通過自學與競賽在輕松的氣氛中獲得知識。
教學過程 :
同學們從這節課開始我們要進入一個新的生物學天地“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來看看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本節課我們來舉辦一個小小的競賽,來學習綠色植物中的。
我們一共分為四個小組,老師這有9張卡片。例如:5A就是本組第五排左邊的同學回答問題。
第一組:
1、我們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有30多萬種,根據他們形態結構、生活環境的差別可以分為幾大類群?分別是什么?
答: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
2、藻類植物生活在什么環境中?你能具體舉一個例子嗎?
答: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潮濕的地表。比如:(學校本部教學樓前的小)池塘
3、苔蘚植物生活在什么環境中?
答:大多生活陰濕的地面上和背陰的墻壁、樹干上。
4、蕨類植物生活在什么環境中?
答:生活在陰濕的陸地。
第二組:
1、藻類植物的形態結構有什么特征?舉出一兩個藻類植物的名稱。
答: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有些屬于單細胞生物。紫菜、海帶、石花菜。
2、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有什么特征?
答:有莖、葉的分化,沒有疏導組織,具假根,植株一般矮小。(葫蘆蘚)
3、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有什么特征?舉出一兩個蕨類植物的名稱。
答:有根、莖、葉的分化,有疏導組織,植株較大。(腎蕨、江南星蕨)
4、連線題:(書第82頁)
藻類植物 有根、莖、葉的分化,有疏導組織
苔蘚植物 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蕨類植物 植株矮小,莖、葉內沒有疏導組織
第三組:
1、蕨類植物通過什么結構來繁殖新的植物體?
答:孢子(蕨類植物小葉的背面邊緣常可見到一些褐色的隆起,甚至連接在一起,稱為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許多孢子,孢子是蕨類等植物的生殖細胞。
2、苔蘚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
答:監測空氣污染的程度,保持水土的作用。(促使沼澤陸地化;促使土壤的形成)
3、蕨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
答:提供能量(煤)。(藥用:蕨有解熱和利尿的藥效,腎蕨可以用來治療感冒、咳嗽、腸炎和腹瀉)
4、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與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答:P80 ①在水中釋放氧氣;②可為水中的動物提供食物(做魚類餌料);③可供人食用(紫菜、海帶);④海帶等藻類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可供藥用(褐藻膠、瓊脂)。褐藻膠用于紡織、食品、造紙等工業。目前,使用褐藻膠的食品有上百種。制作面包時,加入適量的褐藻膠,面包不僅色澤佳,體積膨大,而且口味好,儲存時間長。
第四組:
1、如果養魚缸長時間不換水,缸內壁上就回長出綠膜,水會變成綠色,這是什么原因?
答:魚的排泄物和糞便使得魚缸中養料增加,藻類植物繁殖旺盛。
2、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發電廠。幾年后,這里許多綠茸茸的苔蘚植物都不見了,為什么?
答:因為污染嚴重,苔蘚植物的葉只有一層細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可以從背、腹兩面侵入葉細胞,使之受到威脅。
3、有些樹的樹干,背陰的一面常常生長著一些苔蘚,而向陽的一面則不生長為什么?
答:因為苔蘚植物喜歡生長在陰濕的地方。(沒有疏導組織,葉需要吸收水分)
4、現在的蕨類植物不能形成大片森林嗎?為什么?
答:因為蕨類植物沒有種子受到干燥環境的限制,2億年前適合高大蕨類植物生存的環境條件已經不存在了。
競賽完畢后統計成績,教師作總結。以上16個問題涉及到了本課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