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課題
第一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教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概括藻類、苔蘚、蕨類植物的主要形態、結構特征和生活環境; 2.舉例說明藻類、苔蘚、蕨類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 認同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重點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主要結構特點
難點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主要結構特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演示實驗材料用具
課型
新授課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入 甘蔗莖中富含輸導組織。 二、講授新課 植物可分為4大類,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1、藻類 觀察水綿,注意形態結構,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 提出問題: ①列舉單細胞,多細胞藻類植物; ②藻類植物的生活環境; ③藻類植物的結構特點; ④藻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以水綿為例介紹藻類的形態結構特點。 總結: 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大部分生活在水中,無輸導組織。 2、苔蘚 觀察葫蘆蘚,注意形態結構,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 提出問題: ① 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 ② 苔蘚植物的結構特點。 以葫蘆蘚為例介紹苔蘚的形態結構特點。 思考:火力發電廠周圍為何很難找到苔蘚植物? 總結: 苔蘚植物有莖葉和假根,無輸導組織,可做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類 觀察腎蕨,注意形態結構,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 提出問題: ①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 ②蕨類植物的生活環境; ③蕨類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以腎蕨為例介紹苔蘚的形態結構特點。 思考: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為何還要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總結: 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有疏導組織。 出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形態結構,生活環境和與人類關系對比表格。 三種植物的生活環境為從水生到陸生,形態結構為從簡單到復雜。 通過實物,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 創設情境,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安排組長拿出水綿,組織學生觀察、討論。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說明水綿的細胞結構,引導學生得出,藻類無根莖葉的分化。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安排組長拿出葫蘆蘚,組織學生觀察、討論。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說明葫蘆蘚的結構,引導學生得出,苔蘚有莖葉和假根,無輸導組織。孢蒴與生殖有關。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找出答案。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安排組長拿出腎蕨,組織學生觀察、討論。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說明腎蕨的形態結構,引導學生得出,蕨類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 出示問題,引導思考回答。 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給出表格,指導學生填寫。 出示三種植物生活環境,形態結構的縱向對比。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 思考,回答問題。 觀察、小組討論。 自學,小組討論并作出回答。 理解藻類無根莖葉的分化,無輸導組織。 思考,回答問題。 觀察、小組討論。 自學,小組討論并作出回答。 理解苔蘚有莖葉和假根,但無輸導組織。孢蒴為苔蘚的孢子囊,內有孢子,與生殖有關。 閱讀課本,找出答案。 思考,回答問題。 觀察、小組討論。 自學,小組討論并作出回答。 理解蕨類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 理解葉子背后有孢子囊群,孢子生殖離不開潮濕的環境。 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閱讀課本,填寫表格。 思考,回答。 解題,回答問題。